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首頁-專題-國際-亞洲議會和平協(xié)會第三屆年會-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AAPP年會部分代表參觀重慶市郊的大足石刻
     
     
      來源:      日期:2002-04-20 13:06

     
     

      新華網(wǎng)重慶4月19日電(記者  李韌  劉衛(wèi)宏) “不可思議,不同的宗教思想在這里竟然能夠相處得如此融洽和諧,而且歷經(jīng)千余載仍保存完好,真是神奇!”看著位于重慶市郊的一尊精致的古代石佛,一位泰國代表不禁連聲稱贊。

      正在此間參加亞洲議會和平協(xié)會(AAPP)第三屆年會的土耳其、泰國、柬埔寨、哈薩克斯坦等國的40多位代表,在忙碌了三天后,今天上午專程來到重慶大足石刻參觀,一睹這一有著上千年歷史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風采。

      在重慶以西83公里的大足縣寶頂山石窟,代表們驚訝地目睹了唐、宋時代石窟藝術。始于初唐,鼎盛于兩宋的大足石刻,集中了中國南北石窟藝術之大成。寶頂山是大足石刻中最負盛名的一處,其外形與公元前一二世紀至公元六七世紀期間建成的印度阿旃陀石窟極為相似。

      講解員用流利的英語告訴遠道而來的客人,寶頂山石窟營造在15至30米高的崖面上,呈馬蹄形的山灣長500多米,擁有石刻造像萬余軀。

      蒼翠的樹木和深邃的崖谷與蘊含深厚歷史的石刻造像構勒出一幅美侖美奐的自然人文景觀圖。代表們吃驚地發(fā)現(xiàn),在石刻造像里,既有根據(jù)佛教經(jīng)文雕刻闡釋的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的無常觀和緣起說,也有充滿儒家倫理色彩的造像。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童登金說,寶頂山石窟的造像題材以佛教密宗為主,兼收佛教禪宗、華嚴宗、凈土宗以及儒學道家思想,“幾乎將一代大教搜羅畢盡”。他介紹,在大足石刻中,甚至還有一處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儒佛道三教合一同處一龕的造像。

      另據(jù)介紹,大足石刻有佛、道、儒三教造像5萬余軀,銘文10萬余字。不同的宗教和文化思想在這里融熔。

      六道輪回,釋迦涅槃,千手觀音……客人們神情專注地聆聽著講解員把大足石刻中蘊藏的精彩佛教故事和注重現(xiàn)實的儒家哲學一一道來。

      在依山石鑿造的著名“牧牛圖”前,代表們放慢了腳步。造像中,由右至左刻著10個放牛人和10頭牛,或吹短笛,或相依相偎,石;蝻嫽蚺P,一派優(yōu)雅閑適的田園風光。童登金說,這幅“牧牛圖”顯示的是中國人追求的自然無為的禪境,是人修心養(yǎng)性的最高境界。


      在釋迦牟尼的巨型臥像前,一些東南亞代表面露虔誠,合十致意。

      一個小時的參觀很快就過去了,登上返程車的客人們有些戀戀不舍。一位柬埔寨女議員說:“這些精湛的石刻藝術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它們是寧靜與和平的象征,不僅展示了亞洲文化的交流,更說明不同宗教和文化的人是完全能夠和睦相處的!

      一位哈薩克斯坦代表說:“這是我們亞洲的驕傲。我們感謝中國為亞洲保存了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

      兩年前,大足石刻因其極高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被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個珍品。

      童登金說:“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體現(xiàn)了泱泱大國之風,開放共存、兼容并蓄、廣納包容、和諧協(xié)調(diào)的思想光芒和精神追求,對于正確處理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間的關系,對于東西方文化交流和互補,甚至對于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和平的導向,都不失為一種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而具有寶貴的啟迪意義!保ㄍ辏


     
    編輯: system       查看/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