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青年跨海當“實習記者” 兩岸學子碰撞出思想火花

    2016年08月01日 11:24:29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7月25日至29日,第四屆海峽青年節(jié)·第七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32所大學的52名學子,在福州展開五天四夜的新聞采寫研習活動。其中,16所臺灣名校的21名學子,跨過臺灣海峽,來到福州,成為一名“實習記者”。

      本屆榕臺大學生新聞營既有理論課堂,又有采訪寫作與實踐,深受兩岸學子歡迎。尤其是,各類實踐課堂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讓兩岸學子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

      共制青春同心燈

      7月28日上午,榕臺大學生新聞營的52位兩岸學子來到三坊七巷,走進郎官巷的福建民俗文化博物館,共同上了一堂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習課。

      “課堂內(nèi)容很豐富,有漢服漢禮課、宋代茶道課、傳統(tǒng)拓片課、端午香包制作課、傳統(tǒng)燈籠制作課,我們都很喜歡! 臺灣文藻外國語大學學生鄭惟仁告訴記者,在課堂上所有學員被分成若干組,每個組有一至數(shù)名指導老師,手把手教同學如何行傳統(tǒng)禮數(shù),制作傳統(tǒng)物件。

      傳統(tǒng)燈籠制作課上,閩籍花燈制作傳人鄭祥霖親自教兩岸學子制作龍燈。鄭祥霖家族世世代代在福州南后街制作花燈,他制作的舞龍燈結(jié)實美觀,經(jīng)久耐用,深受福州百姓歡迎,素有“八閩燈王”之稱。

      “由于課時太短,我無法教大家制作工藝復雜的龍燈!编嵪榱卣f,復雜的龍燈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扎好,因此課堂上他教的是一種簡單的傳統(tǒng)紅燈籠的制作方式,兩岸大學生如果有時間想學做龍燈,他一定傾囊相授。

      在鄭祥霖的指導下,兩岸大學生共同制作了一個紅色大燈籠,并為之取名“兩岸青春同心燈”。

      一起為金魚取名

      7月27日,在閩侯縣南通鎮(zhèn)春園鯉生態(tài)養(yǎng)殖場,兩岸學子觀看了“福壽金魚”等珍貴品種。一位學子在日記里這樣形容這些金魚:“它們在池中擺動著尾巴,悠然自得,享受著陽光和潔凈的空氣……”而在各類金魚中,曾獲得金魚“模特”大賽冠軍的“熊貓金魚”,尤其引人注目。在一對“熊貓金魚”展區(qū)前,兩岸學子紛紛駐足觀看、留影。

      “它像熊貓一樣,有白色的身子,還有黑色的斑點。”臺灣實踐大學學生林佑容的驚呼,吸引了其他幾位營員的注意!耙唬覀儊斫o它們?nèi)名字吧!”人群中,一位學員提議。

      “要不,就叫‘團團’‘圓圓’吧!”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劉蕓生突然靈光一現(xiàn),想到了這個名字,因為大陸送給臺灣的那對熊貓就叫作“團團”“圓圓”。

      養(yǎng)殖場的主人張文春介紹,“熊貓金魚”屬福州特產(chǎn),因外表顏色酷似熊貓而得名。這種金魚繁殖成功率較低,相當珍貴,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金魚品種之一。

      為此,另一位臺灣大學生林欽翔與同伴給這對“熊貓金魚”分別取名“Rare”和“香奈兒”!癛are是稀有的意思,香奈兒則是高端品牌,這代表了‘熊貓金魚’的稀有和高貴。”林欽翔說。

      合作設(shè)計根雕

      7月27日上午,兩岸學子還赴閩侯縣上街根雕藝術(shù)基地,攜手設(shè)計了一件根雕藝術(shù)品——“大象”。

      上午10時許,閩侯根雕藝術(shù)公會會長吳杰拿出根雕原材料,讓營員們自行設(shè)計根雕作品。兩岸學子分成幾個小組,努力發(fā)揮想象力,合作設(shè)計根雕。

      短短10多分鐘,兩岸大學生便碰撞出創(chuàng)意的火花,馬上為樹根賦予出新生命。

      “這段樹根像大象,我們想雕刻成大象的形狀!蟆挚梢栽⒁鉃椤f象更新’,又和‘相’字諧音,有相親相愛的意思。”

      “這段樹根像美人魚,福建和臺灣隔著一片海,美人魚就是這片海里的精靈!

      ……

      “大象”的設(shè)計被吳杰點贊。這個設(shè)計是上海同濟大學陳超然、臺灣中正大學方慧心、臺灣亞洲大學張鈞雅、臺灣文藻外語大學鄭惟仁等十幾位同學共同思考的結(jié)晶。

      “根雕,三分靠雕,七分靠自然,而這自然,就是要發(fā)揮想象力。你想它是什么樣子,加入一定的寓意,再進行加工,就能成為一件藝術(shù)品。”吳杰說,“大象”的設(shè)計只是一種自然想象,而孩子們說出的“萬象更新”“吉祥如意”“相親相愛”,則賦予它深刻的寓意,顯示出兩岸大學生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能力。

      為此,吳杰決定按照兩岸學子的設(shè)計,雕刻這件“大象”作品,并爭取盡快完成,讓孩子們看到自己想象的成果。(記者 李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