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圖)

    2015年11月12日 10:4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11月12日,中華文化復興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中國臺灣網(wǎng) 吳彤 攝)

      中國臺灣網(wǎng)11月12日北京訊 (記者 吳彤)11月12日,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和文化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中華文化復興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文化部前部長蔡武,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龍明彪,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會長汪毅夫,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baidu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等領導與嘉賓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偉主持。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的舉辦得到了文化部、教育部、國務院臺辦及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等機構(gòu)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大陸及港澳臺思想界、文化藝術(shù)界、宗教界、教育界包括劉兆玄、樓宇烈、陳鼓應、學誠法師、許世銓、李義虎、黃嘉樹、楊毅周、黃光國、何懷宏、楊開煌等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文化建設與文化強國問題。習總書記強調(diào),“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边@些論斷為我們推動中華文化復興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面。習近平提出兩岸同胞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馬英九倡議兩岸應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為中華民族開創(chuàng)更和平燦爛的未來。由此可見,致力振興中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夢想和追求。

      中國崛起基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文化復興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唯有經(jīng)濟崛起與文化復興雙輪驅(qū)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全面推進、實至名歸。中華文化是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在內(nèi)的中華民族的共同資產(chǎn),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炎黃子孫的共同使命。在中國經(jīng)濟崛起的時代背景下,研討和推進中華文化復興與繁榮,是文化界、學術(shù)界專家學者的重要責任。

      北京大學舉辦此次中華文化復興論壇的主旨就是發(fā)揮海峽兩岸、港澳等地專家學者在中華文化復興進程中的作用,扮演中華文化復興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共同為中國崛起提供文化和理論支持,引領兩岸文化思潮發(fā)展方向,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和價值理念的統(tǒng)一,為兩岸攜手共同振興中華,共圓中國夢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中華文化復興與民族振興”。在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文化的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夢的文化內(nèi)涵”、“中華文化復興與兩岸關(guān)系”等議題展開研討。此外,此次論壇還特別邀請部分兩岸青年學生參會并在會后進行文化考察,以促進兩岸青年交流,讓更多的臺灣青年了解大陸,了解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前景與動力,共同探討中華文化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計。論壇的舉行在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qū)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完)

    相關(guān)閱讀: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zhuǎn)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