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獨”無論掛什么“路牌”都是死胡同

    2014年01月16日 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2014年國臺辦第一場新聞發(fā)布會15日在北京舉行,新任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首次亮相回答記者提問。他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民進黨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是與大陸建立正常交流基礎的關鍵障礙所在。對于民進黨所謂檢討紀要和民進黨的有關表述,馬曉光說,我想指出的是,穿“臺獨”的老鞋,走不出兩岸關系的新路。事實已經證明,“臺獨”是一條死胡同,無論掛上什么樣的路牌,死胡同就是死胡同。

      馬曉光開場自我介紹“駿馬的馬,拂曉的曉,光明的光”,并向到場記者“為兩岸新聞交流忙碌”表示感謝。

      加快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協商

      馬曉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從今年初開始溝通和協商以來,雙方已經進行了六輪的業(yè)務性磋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這項協商進展的速度能夠加快,兩岸能夠早日實現互設辦事機構,早日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馬曉光說,去年6月兩會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這個協議還在等待臺灣方面完成有關的審批程序。我們當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這項協議能夠早日生效,為兩岸經濟合作再添新的助力。關于貨貿談判和爭端解決機制的協商,不久前雙方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溝通。據我了解,總體上是在穩(wěn)步推進。

      避免雙重征稅是臺商的要求

      有臺灣記者關心第十次兩岸兩會商談的時間和議題。馬曉光介紹,第十次會談準備簽署的議題包括避免雙重征稅、兩岸氣象合作、兩岸地震監(jiān)測合作。舉行第十次兩會商談的時間,兩會仍在保持密切的溝通,我們希望會談能夠在春節(jié)之后及早舉行,以使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態(tài)勢能夠平穩(wěn)地保持下去。

      有記者提出“臺灣會收不到臺商的稅”的說法,馬曉光說,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商簽兩岸避免雙重征稅協議,有利于消除兩岸間重復課稅的現象,降低投資者的稅收負擔,保護投資者的稅務權益。這是臺商多年來的要求。此外,這項協議是互利雙贏的,符合稅務通行慣例,不影響兩岸各自對個人所得征稅的征管規(guī)定。

      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多年的主張

      “習馬會”仍是記者追問的熱點。對此,馬曉光說,在這里我想重申兩點:一是臺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應根據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guī)定處理。二是兩岸領導人會面是我們多年來的主張,我們一直希望兩岸之間多走動,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

      有記者請發(fā)言人就馬英九重申釣魚島“主權”作出評價。馬曉光說,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看得很清楚,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蓄意挑動事端、激化矛盾,損害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大局。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兩岸同胞都負有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責任。應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

      關于文化部部長蔡武歡迎龍應臺以適當身份訪問大陸的問題,馬曉光回應:“國務院臺辦積極支持,并樂觀其成。”

      赴臺游人次逾218萬

      馬曉光介紹,2013年兩岸人員往來總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赴臺旅游人數達218.9萬人次,同比增長11%。

      馬曉光介紹,2013年大陸新增47家赴臺游組團社,共計263家。開放13個城市赴臺個人游,共計26個。增設5個口岸臺胞簽注點,共計36個。增加11個省出入境管理部門為臺灣居民換發(fā)、補發(fā)5年有效臺胞證,共計20個。2013年,大陸把臺生納入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范圍,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10類(項)專業(yè)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記者 陳曉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