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知識產權合作考驗兩岸智慧——訪臺法官熊誦梅

    2011年08月19日 10:45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用熊誦梅的話來說,這可是臺灣學歷最高的法院,“12名法官,4名博士、4名碩士,還有4人有海外留學經歷”;不過,這也是島內算得上最讓法官理不清頭緒的法院,“常?粗且欢央娐穲D專利,頭都大了,不曉得該怎么判”。這就是臺灣的智慧財產法院,有點類似于大陸各級人民法院中的知識產權庭。

      2008年,臺灣成立智慧財產法院,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臺灣智慧財產法院法官熊誦梅認為,兩岸知識產權審理“庭”“院”,還是有一定區(qū)別,尤其是后者將知識產權二審集中在一起,與臺灣高等法院級別相同,相對具有更多的司法資源,另外在法官培訓、制度設計等方面也更為便利。

      訴訟時間和技術問題是知識產權案件審理過程中的兩大難題。熊誦梅說,智慧財產法院設立的技術審查官制度應可為大陸借鑒。“像專利技術等,對時效性要求很高,雙方提供的鑒定資料大都從各自立場出發(fā),且相當專業(yè),這是不得不導入技術審查官制度的原因”。熊誦梅介紹,智慧財產法院的審查官都是島內資深專利審查委員出身,協助法官判斷技術事實,相對更加準確快捷。另外,秘密保持命令也是該院實施的一項特殊制度,“專門保護企業(yè)的經營和技術秘密,不至于在舉證時被泄露”。

      從成立至今,臺灣智慧財產法院已審辦了4800余件知識產權糾紛案例,上訴率不超過50%。熊誦梅表示,智慧財產法院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對于兩岸知識產權合作,熊誦梅認為,兩岸如何增加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空間,考驗兩岸的智慧。她建議,除了兩岸兩會加強制度化協商之外,應當推動知識產權相關標準的建立,包括商標、專利、著作權等方面的認定和衡量。另外,閩臺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福建可以在兩岸知識產權交流合作中進行一些突破性的嘗試,搭建海峽兩岸深入合作的平臺。(記者 朱力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