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用臺商身份搞情報 國臺辦證實抓了兩臺灣間諜

    2006年11月19日 10:26 來源: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目前已被分開羈押 

         15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fā)布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發(fā)言人李維一證實了有關兩名臺商近期因涉嫌間諜罪被逮捕的消息。

      逮捕臺商間諜的消息屬實

         發(fā)布會開始后,李維一向各媒體表明了大陸在臺灣“機要費案”上的態(tài)度,即“由臺灣人民自己來解決”。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問道,在“機要費案”中,陳水扁曾提到臺商龔金源,并稱他受到大陸嚴密監(jiān)控。李維一指出,龔先生在大陸是自由的。

         當然,臺灣記者最關心的還是有關兩名臺商因涉嫌間諜罪被逮捕、羈押的情況。李維一明確表示,相關報道屬實,并透露大陸海協(xié)會已將有關情況告知臺灣。

         分別在湖南和廣東被抓

         這兩名臺商指的分別是臺灣桃園縣62歲的郭某和59歲的梁某。臺灣《聯(lián)合報》此前報道稱,他們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近日分別在湖南、廣東被大陸安全機關逮捕,案件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其中郭某祖籍湖南澧縣,十幾年前與朋友合伙做貿易生意。前不久,他在湖南省長沙市被大陸有關人員帶走,目前羈押在長沙第一看守所,身體狀況良好。該報隨后引述郭某長子的話稱,郭某“很愛喝酒”,“搞不好是喝了酒亂講話誤事”。另一名被捕的臺商梁某目前羈押在廣州市看守所!堵(lián)合報》報道稱,與郭某相比,梁某的背景“比較引人關注”。他住在桃園大溪鎮(zhèn)僑愛里眷村,曾在陸軍服役,是臺灣陸軍軍官學校專修班畢業(yè)生。6年前,梁某以校官軍銜退役并領取終身退役金。3年前,他陪同父親返回廣東省探親,后因做“生意”經常往返兩岸,并捐款建小學。

         消息披露后,立即引起港臺媒體的密切關注!稏|森新聞報》、TVBS電視臺、香港《文匯報》和《明報》等紛紛跟進,普遍認為兩人在不同地點被不同的安全部門逮捕,卻于同日發(fā)布被捕消息,顯示兩案之間應該有某種關聯(lián)。臺灣媒體還稱,梁某的妹夫表示,梁某確實有一位郭姓朋友在長沙,但“不知是否就是被捕的郭某”。

      “軍情局”不把臺商間諜當回事

         實際上,利用臺商的特殊身份在大陸開展情報活動,對臺灣情報系統(tǒng)來說并不是什么新手段。過去兩岸嚴重對峙,臺諜要進入大陸不是從空中跳傘,就是從海邊滲透,或者從港澳地區(qū)進入。20世紀80年代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后,兩岸交流日趨頻繁,“軍情局”開始用金錢收買一些經營遇到困難的臺商,并利用其特殊身份刺探大陸情報。大陸查獲的臺商間諜案數(shù)量也不斷上升。2003年12月,大陸安全機關采取突擊行動,一次就抓獲了24名臺商間諜。次年2月,福建省又抓獲了兩名為臺當局刺探情報的臺商。

         一連串的被捕事件給臺商們敲響了警鐘,他們中間流傳著“兩個不能碰”,即“臺灣軍情局不能碰、大陸軍事機密不能碰”。實際上,臺商間諜在大陸頻頻失手,也與臺當局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有關。島內情報系統(tǒng)內部,根本不把為其搜集情報的臺商當回事。這些兼職間諜只有一個月的訓練時間,且十分“粗糙”,任用后發(fā)給他們的間諜設備也極為“小兒科”,使得這些人屢屢被捕。前不久,香港媒體還披露,一名現(xiàn)年50歲的臺商李某被“軍情局”發(fā)展為間諜后于2002年被捕,次年保外就醫(yī)。由于生意受損,她要求“軍情局”給予補償,但“軍情局”竟然以她“關得不夠久”為由拒絕。

      情報人員冒充臺商

         除了利用真正的臺商外,臺灣情報機構還經常派遣一些黑社會分子及情報人員冒充臺商混入大陸。臺“軍情局”對此毫不諱言,聲稱該局前香港站站長葉炳南曾以經商為名,指使間諜人員在江蘇開設了一家臺資洗車公司作為掩護據點,同時在廈門經營一家食品工廠,作為臺灣間諜的“接頭地點”。

         對于這類“臺商”,大陸采取了嚴密的監(jiān)控措施。但由于臺商身份特殊,只有在掌握充分證據時,大陸才會采取行動。(特約記者 方惠軍)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