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小“村官”瘋狂斂財270萬元驚動高檢院

    時間:2010-04-27 10:00  來源:檢察日報

    貪污270余萬元,卞國龍把自己送上了法庭

      江蘇射陽縣鳳興村黨支部原副書記卞國龍,利用受政府委托代為發(fā)放征地補償款之機,瘋狂斂財270萬元。此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掛牌督辦案件——小“村官”貪污案驚動高檢院。

      4月上旬,江蘇省射陽縣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判處射陽經濟開發(fā)區(qū)鳳興村黨支部原副書記卞國龍有期徒刑十一年。

      如果不是卞國龍被查處,人們可能想象不到,協(xié)助政府發(fā)放拆遷補償款的村干部竟然能肆無忌憚到如此地步——貪污國家拆遷補償款270多萬元!

      受委托代為發(fā)放補償款

      2002年上半年,卞國龍任射陽經濟開發(fā)區(qū)鳳興村黨支部副書記,因村委會人手緊,他還兼任村會計。和蘇北大多數鄉(xiāng)村一樣,鳳興村的經濟情況也不太好,卞國龍一邊當著村干部,一邊經營著家里的農資門市部。

      2004年下半年,射陽縣政府計劃在經濟開發(fā)區(qū)建一個現代化的棉紡工業(yè)集中區(qū),鳳興村的一大塊區(qū)域在規(guī)劃范圍之內,有140多戶村民要拆遷搬離。因為拆遷要和農戶打交道,還牽涉到補償評估、資金發(fā)放,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打算找一名和當地農戶熟悉、懂得財務工作的村干部,專門負責向農戶發(fā)放補償款,卞國龍成為最佳人選。2004年11月,卞國龍受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委托,協(xié)助經濟開發(fā)區(qū)拆遷辦從事拆遷補償工作。他的職責很簡單,就是代為發(fā)放補償款。

      一般情況下,拆遷補償款的發(fā)放程序是:拆遷辦根據農戶房屋面積、青苗多少等因素確定補償金額,在與農戶達成拆遷補償協(xié)議后,拆遷辦將補償款領條發(fā)給農戶,農戶憑領條到拆遷辦領取拆遷補償款。但因為時間緊迫,射陽經濟開發(fā)區(qū)拆遷辦就將補償款先行付給各個村的會計,由會計直接將補償款發(fā)放給農戶,村會計再憑收到的農戶領條到經濟開發(fā)區(qū)報賬。

      拆遷補償款累計達到8000多萬元,這在蘇北農村絕對是一筆巨款,守著這塊“肥肉”,有人動起了歪腦筋。

      受拆遷辦主任“啟發(fā)”走上“致富”路

      2005年1月初的一天,時任射陽經濟開發(fā)區(qū)拆遷辦主任的徐寶軍(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4月15日受審)找到卞國龍,給了他兩張領條,一張是村民張得才的3.1萬元拆遷補償款領條,另一張是村民王大雙的4.08萬元拆遷補償款領條。這兩戶村民根本不在拆遷范圍之內,何來拆遷補償款呢?徐寶軍說:“這是給我們拆遷辦支一些招待費的!币姳鍑堄行┆q豫,徐寶軍拍著胸脯說:“怕什么?我們不說,領導哪會知道!”卞國龍知道,報賬主要是由拆遷辦審核,只要徐寶軍在領條上簽了字,經濟開發(fā)區(qū)領導一般不會過問太多?紤]到徐寶軍是拆遷辦主任,卞國龍就收下了領條,將7.18萬元交給了徐寶軍。

      到開發(fā)區(qū)報賬的時候,卞國龍將這兩張領條與另外十幾張領條一起交給徐寶軍,徐寶軍看也沒看就簽了字,經濟開發(fā)區(qū)領導也沒有仔細過問,就簽上了“同意支付”的意見。

      看到7萬多元的賬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報掉了,卞國龍猶如做夢一般,這讓他找到了“致富”的捷徑。剛開始的時候,卞國龍只用同村周德雨等人的名義制作了6張拆遷補償款領條,每張領條的數額只有二三萬元,一共16萬元。卞國龍不敢一次就將這6張領條拿去報賬,而是分了三次。

      在報賬這段時間里,卞國龍總擔心自己虛報冒領的事情敗露。沒想到報賬很順利,拆遷辦和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沒有人提出異議。不到一個月,6張領條全部報賬完畢。

      如此輕而易舉地弄到16萬元,卞國龍心中一陣狂喜。但他還不敢太過大膽,“潛伏”了一年多,到了2006年10月,才又以本村村民唐正國的名義制作了37萬元的拆遷補償款領條,到經濟開發(fā)區(qū)報了賬。

      本想抓住最后的機會沒想到栽了

      2008年10月,拆遷工作接近尾聲,卞國龍決定抓住“最后的機會”。他以結算經濟開發(fā)區(qū)紅旗路西沿、廣東路段土地拆遷補償費用的名義,制作了220多萬元的假報賬手續(xù),并把拆遷補償款領條報到了經濟開發(fā)區(qū)。但這次沒有前兩次那么幸運,還沒等到報賬完,卞國龍就栽了。

      2009年6月,卞國龍被射陽縣檢察院立案偵查。初查情況讓辦案檢察官大吃一驚,重復報賬的有100多筆、虛報冒領的有30多筆,涉案總額達到200多萬元。因案情重大,該案在2009年8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掛牌督辦案件。

      很快,卞國龍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巨額拆遷補償款的犯罪事實被查清。經查,他在短短4年多時間里,竟然貪污拆遷補償款270多萬元!

      到目前為止,射陽縣檢察院從卞國龍貪污案入手,已立案偵查拆遷領域貪污賄賂案件5件6人。除卞國龍被判刑外,其他案件全部偵查終結,進入訴訟環(huán)節(jié)。 (顧向鴻 王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分享到:
    編輯:孫金誠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