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中方提出解決敘利亞問題新倡議的“變”與“不變”

    2012年11月01日 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10月31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同來訪的聯(lián)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lián)合特別代表普拉希米舉行會談。會談期間,中方就推動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在停火止暴、開啟談判、國際斡旋和人道主義援助方面提出中方的四點倡議。

      此間有專家分析稱,中方提出關于推進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的倡議是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一貫主張的延續(xù),總的立場沒有變。這是在西方對敘利亞問題的態(tài)度發(fā)生轉變的時候,中方提出的一個應時應景且操作性很強的倡議,有助于盡早開啟由敘人民主導的政治過渡進程。

      今年三月,當時國際上最大的爭議就是是否對敘利亞實行軍事干涉,從外部推翻巴沙爾政權。中方也在當時提出了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六點主張。經過半年的角力,現(xiàn)在西方國家已經基本放棄了武裝干預的念頭。就連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羅姆尼和奧巴馬在辯論中都不主張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涉。

      “國際上對敘利亞的形勢與半年前發(fā)生很大變化,軍事干涉的勢頭已經基本被遏制了,現(xiàn)在正從軍事干涉向政治解決回擺”。中國前駐伊朗、阿聯(lián)酋大使華黎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華黎明表示,這次的新倡議是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一貫主張的延續(xù),總的立場沒有變。不同之處在于更加細化了、更具可操作性。

      “中方認為在此時有必要推動普拉希米的斡旋,讓政治解決的勢頭能夠繼續(xù)得到發(fā)展,這也是中國邀請普拉希米此次訪華的主要原因”,華黎明說,中國國內目前正忙于十八大的籌備,但此時仍然邀請普拉希米訪華,可見中方對解決敘利亞問題是很重視的。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洪磊31日晚發(fā)表談話稱,中方現(xiàn)提出有關倡議,目的就是要凝聚國際社會共識,支持普拉希米聯(lián)合特別代表的斡旋努力,從而維護和推動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勢頭及進程,推動敘利亞有關各方盡快實現(xiàn);鹬贡,開啟由敘利亞人民主導的政治過渡進程。

      普拉希米自9月上任以來已訪問過敘利亞、埃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黎巴嫩、俄羅斯等多個國家,但并未就敘利亞危機的解決取得實質性進展,也未提出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具體方案。

      有消息稱,普拉希米計劃在11月份向聯(lián)合國安理會提交有關倡導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武裝進行政治對話的新建議。

      華黎明說,普拉希米十分重視中國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的作用,他到中國來是聽取中國意見的。

      “就像安南提出的六點建議中包含了很多中國的元素在里面一樣,普拉希米在提出完整敘利亞問題路線圖時也將再次包含中國的元素的在里面”,華黎明說。

      此次中方提出的新倡議與今年3月中方提出的實現(xiàn)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六點建議相比,出現(xiàn)了細化的;鹬贡﹥热荨τ凇斑@是否對敘利亞內政造成干涉”的疑問,華黎明表示,停止暴力、實現(xiàn)停火、有步驟地實現(xiàn)政治過渡,這些內容實際上沖突各方都是支持的,而且在國際社會上也是廣泛得到支持的!俺h不是對敘利亞的內政干涉,這并不是把中方意見強加給敘利亞的,而是符合敘利亞人民意愿的,中國只是從外部推動這一過渡進程的實現(xiàn)”。

      對于敘利亞未來的局勢,華黎明坦言,唯一出路是政治解決,如果所有外部勢力都停止對敘利亞的干涉,敘利亞內部總可以找到一條解決的方案。

      最后,華黎明說,中方四點倡議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敘利亞人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倡議將有力支持普拉希米的斡旋,也將有助于敘利亞盡早開啟政治過渡進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