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突尼斯動蕩迫使原總統(tǒng)本·阿里下臺,但政權更迭之后出臺的新憲法卻遭致爭論不休。隨后,埃及爆發(fā)大規(guī)?棺h活動,穆巴拉克被迫辭職直至受審。其后,埃及通過憲法修正案,并舉行首次選舉。然而,迄今大規(guī)模的游行示威仍在持續(xù),議會選舉的結果尚未揭曉,真正的和平并未到來。利比亞的一把戰(zhàn)火“燒死”了卡扎菲,由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過渡委)接管了全國政權,并著手起草新憲法,恢復法律和秩序,重建經(jīng)濟,但利比亞國內仍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前途堪憂。
突尼斯:
本·阿里走了憲政危機依舊
2010年年底,一則消息傳出:26歲的大學畢業(yè)生博阿齊齊在突尼斯中部一座城市遭到政府人員漢姆迪毆打而自焚,此一事件引發(fā)了突尼斯市民抗議。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最終逼走了時任總統(tǒng)本·阿里,同時導致了一系列政治和法律危機,持續(xù)至今,長達一年多。
1月14日,本·阿里總統(tǒng)突然出走國外,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當日宣布接管總統(tǒng)職權,但遭到突尼斯憲法委員會的反對。
按照突尼斯憲法的規(guī)定,代總統(tǒng)應在就職后的45至60天內舉行總統(tǒng)大選。但直到10月23日,突尼斯才選出由217人組成的制憲議會。盡管如此,突尼斯制憲議會選舉是本·阿里逃亡以來首次由獨立選舉機構負責的全國性選舉,同樣也是今年西亞北非國家政局動蕩以來的首次選舉。
12月11日,突尼斯制憲議會通過臨時憲法。該臨時憲法僅有26章,確立了共和國總統(tǒng)和總理的選舉模式,并分配了各機構的主要權力。12月13日,制憲會議選出馬祖吉就任突尼斯新總統(tǒng)。
臨時憲法賦予政府的權限很大,引起許多人的反對,議員納吉布·謝比卜甚至認為,新憲法將造就一個本·阿里之后的“新獨裁者”。
這種爭論看來今年已無法平息,好在臨時憲法將在一年后失效,屆時制憲議會將制定出最終憲法。也許,最終的憲法能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