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要聞 | 時政 | 本網(wǎng)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jīng)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殘疾老太靠手撐板凳自食其力50年 侍奉95歲母親

    時間:2012-05-18 14:02  來源:荊楚網(wǎng)

      劉金紅正在洗菜準備做飯

      劉金紅(右)每天都要陪母親說說話

      8歲時,她因傷病停止長高;18歲時,她開始苦學裁縫手藝;35歲時,她選擇獨身侍母……如今,68歲的她每天靠著一條板凳,往返小店及家中,擺攤賺錢,還要侍養(yǎng)95歲的老母。昨日(17日),記者采訪了孝感這位“板凳奶奶”,她自強不息、行孝侍母的事跡令人敬佩。

      擺下縫紉攤自食其力50年

      昨天上午9時許,孝感城區(qū)鄭閣菜場一隅。

      一間沒有名字的縫紉店內(nèi),傳來“噠噠噠”的縫紉機聲,68歲的劉金紅正坐在縫紉機前補衣服。旁邊,放著一把高近一米的板凳——那是她離不開的“腳”。

      1952年,8歲的劉金紅意外受傷,腰椎骨嚴重受損。因家貧沒能及時治療,幾年后她便再也站不起來了,走路時必須借助支撐物著力。

      身體的殘疾,讓她承受了比同齡人更多的磨難,直到18歲時,她決心學門手藝養(yǎng)活自己,最終,她選擇了當裁縫。

      3年學徒期滿,劉金紅憑著嫻熟的手藝,成為工廠的制衣工,全家生活逐漸好轉(zhuǎn)。當時,還有人給心靈手巧的她介紹對象,被她婉拒!拔疫@樣不能連累別人,就一個人過吧!

      幾年后,制衣工廠倒閉,劉金紅便在車站街菜場旁擺了個流動的裁縫攤。此后,裁縫攤雖幾次搬遷,“噠噠噠”的縫紉機聲卻從未停過。

      每天早晨8點,劉金紅給母親做完飯后,便手撐板凳,從百米外的租處來到店里,打掃衛(wèi)生……這樣的生活,她堅持了數(shù)十年。

      “別的也做不了,再說我干這一行也整整50年了,每天聽著縫紉機響,心里踏實些。”劉金紅說。

      殘疾孝女侍奉老母24個春秋

      臨近中午,劉金紅關了店門,在門口的菜場挑了幾個土豆,買了把莧菜,就急著往家趕。

      由于身體殘疾,廚房的灶臺上是空的,煤氣灶放在一個椅子上。時間不長,一碗散發(fā)著香味的米飯加土豆燒肉送到了母親華佩珍的手中。95歲的華婆婆嘗了一口,滿臉堆笑:“不錯,肉燒得還蠻爛!

      華婆婆有4女1兒5個孩子,劉金紅是老大,其他幾個子女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1988年老伴去世時,劉金紅主動提出,她一人承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我自小身體不好,父母養(yǎng)了我?guī)资,形影不離,現(xiàn)在,她老了,也該我照顧她了!逼渌⒚脛t在逢年過節(jié)時接濟點。

      “以前別人常說我命不好,有個殘疾女兒,F(xiàn)在許多人羨慕我,說我養(yǎng)了個孝順女兒。”對自己這個殘疾女兒,華婆婆感動不已。因腿腳不便,她最近二三十年都不能做事,近10年來更是連生活都難以自理,全靠女兒伺候。

      和劉金紅攤位相鄰的是河南人鄔長英開的縫紉店,她知道劉金紅不容易,平常有些小活就介紹給她做,而每當她有事離開時,劉金紅也總是主動幫她照顧小店。

      車站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劉金紅每月靠擺縫紉攤養(yǎng)活自己和高齡老母,從來沒向街辦提出過什么要求。幾年前,街道辦得知情況后,為母女二人辦理了低保,兩個人每月有400元的補助,今后,街道辦還將繼續(xù)定點幫扶照顧華佩珍母女。(楚天都市報 記者王進良 通訊員韓和平 李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楊云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wǎng)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