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的網絡,傳遞著真誠愛心。昨日(10日),一筆6200元現(xiàn)金通過網銀轉賬交易,從浙江轉進了宜昌市長陽縣“英子姐姐”設立的愛心賬戶中。“英子姐姐”劉發(fā)英說,6年來,通過網絡求助,我已收到國內外400多名愛心人士匯來的善款81萬多元,資助了長陽468名貧困生。
。ê保╅L陽縣是大山深處的國家級貧困縣。今年41歲的劉發(fā)英,是該縣資丘鎮(zhèn)白沙坪小學語文教師?吹接械膶W生因貧輟學,她心急如焚。
2005年9月,武漢大學的李勤、周峰兩位老師,代表心之旅助學網站,專程到白沙坪小學走訪資助貧困生。臨走時,教會了劉發(fā)英上網。
劉發(fā)英由此開啟了助學的另一片天地,她決定利用網絡向大山之外募集助學金。那時,學校只有一臺電腦,靠撥號上網,網速很慢。她花了個把月時間,從片區(qū)5所小學600多名學生中,選定了80多個貧困生,將其資料傳到網上求助。
她說,自己沒有平臺,當時只能在網上發(fā)貼子求助,選定的網站是武漢心之旅助學網、北京大耳朵英語網等。帖子發(fā)多了,逐步贏得了一些網友的信任。素不相識的好心人的助學款,源源不斷地寄到了長陽山區(qū)。
北京網友宋燕,從2007年9月開始,共資助了20名長陽學生,資助金額已達4萬多元。
2008年春天,劉發(fā)英收到第一個外國朋友的善款。新加坡籍的楊柳通過大耳朵英語網跟帖,請求資助兩個學生,并匯來了1000元人民幣。之后,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非洲的網友紛紛來帖,加入到資助的行列。今年1月1日,是日籍華人劉曉燕大婚的日子,當天她將9999元的私房錢,一次性匯進了劉發(fā)英的愛心賬戶。
為了提高資助效率,劉發(fā)英發(fā)動愛心人士組成“英子助學團隊”,現(xiàn)在已有21人參加。 (楚天都市報 唐宜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