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最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2018-10-23 10:42:00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字號

      國慶黃金周,廣州市先烈路上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里,前來瞻仰的游客絡繹不絕……陵園烈士墓冢有一座鐘形碑亭,后面是一座花崗石砌成的記功坊!斑@72塊青石質(zhì)地的紀念石,都是由海外革命黨人和華僑捐獻的!敝v解員向游客講述道。

      1911年4月27日,廣州爆發(fā)了著名的黃花崗起義。槍號齊鳴,黃興親自率部從指揮機關所在地小東營出發(fā),革命黨人持短槍、背炸彈,抱著必死的決心沖向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象征——兩廣總督署。伴隨著一陣陣槍聲、炸彈聲、沖殺聲,100多位志士臂纏白巾,在敵眾我寡的情形下血戰(zhàn)。由于籌備失當、指揮不暢等原因,黃興部孤軍奮戰(zhàn),起義最終失敗。革命人潘達微冒死出頭奔走,收殮烈士遺骸72具,葬于城東紅花崗。當年11月,廣州人民大規(guī)模公祭烈士,之后愛國人士和華僑捐款興建陵園, 改名黃花崗。

      “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睂O中山曾對黃花崗起義給予高度評價。這是革命黨精英與封建勢力的殊死一搏,雖犧牲慘烈,但革命黨人表現(xiàn)出的視死如歸的勇毅,在全國影響極大。當時清朝官員膽戰(zhàn)心驚,哀嘆“人心如此,天意可知”。半年后,武昌起義爆發(fā),不到三天,武漢三鎮(zhèn)光復。不到一個月,全國13省宣布獨立。

      除了可以查到姓名的“七十二烈士”,無名無姓者不計其數(shù)。已知的參與黃花崗起義的烈士,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一批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為理想、革命和中華民族的未來,不顧個人安危,走上革命最前線。七十二烈士中有留學生、海外僑胞、記者、教師、工人、農(nóng)民、軍人,不少人家境優(yōu)越,但憑著革命的理想和信念,選擇了舍生取義。

      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倫,放棄富足生活,一心投身革命,潛心研制武器彈藥。起義中,他胸前掛一大筐炸彈,奮勇當先,被捕后高喊“學術是殺不了的,革命黨人尤其是殺不了。”“本日馳赴陣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此以當絕筆。”作為統(tǒng)帥的黃興在黃花崗起義前給孫中山及南洋同志的絕筆書中這樣寫道。“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這是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起義前三天寫下的千古絕唱《與妻書》,字字泣血,在壯烈中平添一分柔情。這些文字流傳至今,詮釋了一代革命人的高尚情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黃花崗烈士為國捐軀,激勵我們像先輩一樣為振興中華而矢志不渝、為民族復興而竭盡全力!眳⒓狱S花崗起義的革命志士但懋辛的孫女但昭葳說。以七十二烈士為代表的仁人志士是最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所留下的寶貴精神,穿越百年仍激蕩著人們的心靈……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3日 06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