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天山腳下,那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2018-09-29 16:0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8日電題:天山腳下,那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新華社記者于曉泉

       一張斑駁褪色的舊照前,年過八旬的潘世勇靜靜地望著其中的自己,久久不語。

       56年過去,照片中英姿颯爽的青年軍官青絲變華發(fā),如今已入耄耋之年。

       1962年,包括翻譯潘世勇在內的11名邊防官兵,牽著3峰駱駝,背著一口大鍋,扛著兩把鐵鍬及一些簡單的行李,來到天山山脈的卡拉喬克山下安營扎寨,設立了早期的阿拉馬力邊防站。

       曾經的第三代營房,如今已被改造成連隊榮譽室,成為官兵傳統(tǒng)教育基地。撫摸著風雪侵蝕數(shù)十年的一磚一瓦,往昔漸漸在潘世勇眼前清晰。

       “那時候,苦啊!迸耸烙禄貞洠俦鴤儧]有吃的就挖野菜充饑,沒有房子住就挖地窩子御寒,硬是在荒山野嶺自己動手建起了家園。

       “三峰駱駝一口鍋,兩把鐵鍬住地窩”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多年來,已經成為阿拉馬力邊防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精神財富。

       1963年,伊犁軍區(qū)宣傳干事李之金來連隊蹲點?吹绞剡吂俦鎸毫拥淖匀画h(huán)境,爬冰臥雪、風餐露宿,卻樂觀向上、無怨無悔、置個人生死于不顧的精神,他深受感動。

       “他把我們的言行用最樸實的語言記錄了下來,形成了《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這首歌的歌詞,后來譜了曲,很快就流傳整個伊犁河谷!迸耸烙聦B隊現(xiàn)任指導員任治華說。

       1964年全軍文藝匯演,《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唱響北京,傳遍祖國大江南北。

       “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半個多世紀過去,每當再唱起這首熟悉的歌曲,潘世勇仍激動難抑。

       1968年,潘世勇調至上級單位工作。這一走,就是50年。

       離開白手起家建立的連隊,離開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潘世勇舍不得。

       “一匹馬馱著簡單的行李,幾個戰(zhàn)友送了又送,不愿分開!蓖ㄍB隊的硬化公路,潘世勇依稀記得當年泥濘坎坷、雜草叢生的土道上難舍難離的戰(zhàn)友情。

       轉業(yè)到地方工作直至退休,多年來,回連隊看看一直是潘世勇未了的心愿,多次計劃卻始終未能成行。

       “年紀越大,思念連隊的心就越重。”今年中秋,潘世勇在女兒、孫子的陪伴下,終于夙愿得償,回到了闊別半個世紀的連隊。

       看到連隊現(xiàn)代化的科技管邊控邊手段,潘世勇欣慰不已:“邊防交給你們,我放心了!

       臨別,站在連隊第五代營房門前,潘世勇凝望著“阿拉馬力”4個字,喃喃道,這輩子可能很難再來了。

       “我再給戰(zhàn)士們敬個軍禮吧!崩媳νχ鄙碥|,緩緩抬起右手,向著年輕的戰(zhàn)友,敬了一個遲到半個世紀的軍禮。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