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記者手記:在巴黎感受馬克思的思想力量

    2018-05-03 15: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巴黎5月2日電 記者手記:在巴黎感受馬克思的思想力量

      新華社記者韓茜 應強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記者找尋這位偉大思想家在巴黎留下的足跡,在時光流淌的印記中感受他的思想力量。

      青年時代的馬克思輾轉于歐洲多國。1843年10月至1845年2月,他居住在巴黎。

     。保福矗衬辏保霸,新婚不久的馬克思與妻子燕妮遷居巴黎,住在塞納河左岸(今巴黎7區(qū))瓦尼烏街23號。

      今天,瓦尼烏街已是一片居民區(qū),安靜祥和。站在瓦尼烏街23號對開的木門前,透過玻璃向里望去,一條過道深邃,引向通往住戶的樓梯。

      思緒沿著這條過道,回到175年前:25歲的馬克思與摯愛的妻子燕妮來到這里,為了心中的信念,不斷求索。

      在巴黎居住的那段日子可以說是馬克思思想不斷轉變并趨向成熟的時期。在這里,馬克思撰寫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也稱《巴黎手稿》,這份手稿直到馬克思逝世多年后才被發(fā)表。《巴黎手稿》也被視為馬克思科學世界觀的開端,為他日后思想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根據和源泉。

     。保福矗的辏苍拢R克思被驅逐出巴黎,遷往比利時布魯塞爾。

      馬克思在巴黎留下的足跡中,有一個有著特別重要的歷史意義。

      1844年8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圣奧諾雷街161號雷讓斯咖啡館會面。從那時起,他們成為了肝膽相照的革命戰(zhàn)友,并肩戰(zhàn)斗,共同研究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寫《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爾派主觀唯心主義,深入闡述歷史唯物主義,提出人民群眾在歷史中起決定作用這一重要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這部著作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同制定無產階級世界觀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的重要理論成就。

      再度開張的雷讓斯咖啡館地處圣奧諾雷街167號。走進這間咖啡館,記者仿佛回到當年:馬克思與恩格斯一邊下棋,一邊交談。

      探尋馬克思的巴黎足跡,還有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便是著名的拉雪茲公墓。

      拉雪茲公墓,平靜肅穆,片片花瓣被微風卷起,輕輕落在公墓的磚石路面上。

      馬克思的大女兒、二女兒、兩個女婿和其他一些家庭成員葬在這里。馬克思的兩個女婿都是巴黎公社運動成員,二女婿還把馬克思的重要思想文獻《法蘭西內戰(zhàn)》譯成了法文。

      馬克思雖未參與巴黎公社運動,但是該運動對他理論思想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保福罚蹦辏翟,巴黎公社運動遭到鎮(zhèn)壓。兩天后,馬克思在位于倫敦的第一國際總委員會上宣讀了《法蘭西內戰(zhàn)》。在這部文獻中,馬克思總結了巴黎公社的經驗和教訓,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建設的思想。

      從瓦尼烏街23號,到雷讓斯咖啡館,到拉雪茲公墓,踏著這條尋訪之路,馬克思的足跡讓我們清晰感受到這位偉人的力量。他的思想光輝改變了世界,并照耀著我們今天的道路,讓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