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膠鞋書記”龐啟淵:四雙膠鞋一顆心 闊別昔日窮山村

    2017年02月08日 14:13:52  來源:中國青年網(wǎng)
    字號:    

      “膠鞋書記”龐啟淵。剪輯:劉銘

      “我受了災(zāi),報答不了你,只有這只雞了,你別嫌棄!贝迕襦囐t坤一邊說著,一邊往龐啟淵手里塞。

      龐啟淵是重慶市城口縣沿河鄉(xiāng)北坡村駐村書記,駐村一年多來,致力于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解決疑難困惑,深受當?shù)厝罕姁鄞。春?jié)前夕,曾受他幫助的村民鄧賢坤從自家院子逮了一只大公雞,專程從山上跑到山下送給他。

      “山路又遠又難走,我怕拒絕他會傷害他的感情,就買了一條香煙悄悄塞進了他的口袋!饼媶Y說,春節(jié)前,很多村民都打聽他的住址想給他送些年貨,但都被他婉拒了,因為他認為幫助村民是自己的義務(wù)與責任,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氖虑椤?/p>

      深入訪村民,扶貧路上困難重重

      “縣里決定派你到沿河鄉(xiāng)北坡村任第一書記,你有什么意見?”作為黨員干部,龐啟淵牢記自己身擔為老百姓服務(wù)的重任,作為一名農(nóng)村娃,他更加為自己有機會深入農(nóng)村一線做些實實在在的事而感到榮幸。

      思考了片刻后,龐啟淵堅定地說:“好,保證完成任務(wù)。”

      龐啟淵(右二)走訪村民。本人供圖

      2015年8月10日,龐啟淵來到了北坡村,成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駐村書記。

      “震撼!弊哌M北坡村的那一刻,龐啟淵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很多路就在懸崖邊上,爛泥路又窄又滑,一不小心就會滑到山崖下,十分危險。”龐啟淵介紹說,村民進進出出活動,幾乎全靠兩條腿走。而且,山路很危險,甚至有一次,他的腳一滑,差點就掉下了去,現(xiàn)在想起來,龐啟淵還是一身冷汗:“幸好我的向?qū)Т迕裱奂彩挚?一把拉住我,把我拽了上來!

      而走進村民家中,傾斜的木架房破舊不堪,上面長滿了青苔;石頭房則四處漏風,破塑料紙糊了一層又一層的窗戶,用木板固定住。屋內(nèi),被熏得漆黑的墻壁結(jié)滿了蜘蛛網(wǎng),農(nóng)具、木柴四仰八躺地分散在各個角落……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像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似乎風一吹,就會倒下。

      這,就是北坡村留給龐啟淵的第一印象。

      50多歲的張明禮是位盲人,一家五口,兩位年過70歲的老父母,一個未婚兄長和正在上大學的女兒,因為上民辦大學,女兒昂貴的學雜費用就成為了家里的老大難,老弱病殘的一家子生活舉步維艱。

      “年前,我?guī)退麄兗屹u100多斤豬和20多斤蜂蜜,價錢還不錯!饼媶Y高興地說,村民如果什么東西賣不動的,他就動用自己的人脈,主動幫忙聯(lián)系買家。

      龐啟淵告訴記者,在北坡村,同樣貧困的家庭不在少數(shù),開展脫貧工作困難重重。全村82戶貧困戶中,42名二三期矽肺病人,10多名35歲以上的單身漢;房屋基本還是木結(jié)構(gòu),因為沒有公路,運輸費用昂貴;空心化問題嚴重;除了筍竹缺乏有效增收產(chǎn)業(yè)……

      四雙老膠鞋,消除老百姓的信任屏障

      摸透村子情況,才能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龐啟淵來到北坡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走訪村民,這是他進入工作狀態(tài)的必由之路。

      龐啟淵(左二)走訪村民。本人供圖

      “龐書記,你做這個工作做多久?”北坡村歷史矛盾較重,對干部有一種深深的不信任感,龐啟淵剛到北坡村時,曾被村民這樣問道。甚至,他還聽到村民在背后偷偷議論:“搞形式的人來了。”

      “至少到2017年,等村子脫貧后!饼媶Y認真地回答道。

      家庭人員、莊稼牲口、健康狀況、收入情況……每到一戶人家,龐啟淵都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除此之外,他還跟村民們掏心窩子嘮家常,告訴他們自己也是農(nóng)村娃,家就在坪壩。

      有一次,龐啟淵一行天一亮就出發(fā),一路上先走訪了兩戶群眾,下午1點多,才抵達貧困戶劉尚國家中。

      “這么遠,你們怎么來了?你們太辛苦了……”看見龐啟淵前去家里走訪,劉尚國黃中帶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滿臉的皺紋堆在一起像剛捏緊的餃子皮,他雙手緊緊握住龐啟淵,激動地反復(fù)說著。

      劉尚國今年60多歲,是個五保戶,孤苦伶仃一個人住在山頭。

      嚴重傾斜的木質(zhì)框架,墻體垮塌的牛圈,家徒四壁的屋子,和角落處已經(jīng)霉爛的半截柱子……這就是他的家。

      他一邊笑呵呵地招呼著龐啟淵,一邊將墻上掛了許久的半袋米取下來,隨后又拖著佝僂的身軀張羅著抓雞,準備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儼然一副過大年的架勢。

      “這米來得太金貴了啊!我吃不下!标悊Y堅決不肯吃,啃了幾口隨身帶的干糧填飽肚子。

      經(jīng)走訪,陳啟淵了解到,劉尚國患有多年的腰椎疾病,平時只靠去痛片緩解疼痛。“對當?shù)厝藖碚f,治病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們往往難以承擔高昂的手術(shù)費用,只能死扛!标悊Y深嘆一口氣說,當時心里很不是滋味。

      北坡村有8個社,且相隔甚遠,為了方便在崎嶇、泥濘的山路順利行走,節(jié)省路上時間,龐啟淵買四雙膠鞋,一雙解放膠鞋、一雙作訓(xùn)膠鞋、一雙加棉作訓(xùn)膠鞋,為了解決下雨天走路問題,他還買了雙水靴。這四雙鞋陪伴他度過春夏秋冬,歷經(jīng)寒風斜雨,走遍北坡村的每個角落。

      經(jīng)過半年多的努力,村民們逐漸信任他、親近他,他也因此被親切地稱為“膠鞋書記”。

      補貼修路齊上陣,窮山村正華麗轉(zhuǎn)身

      因為當?shù)亟煌ú槐?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為了更好地謀生,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了,到廣東、河南靈寶、陜西潼關(guān)等地的礦井、工地等做些體力活。

      龐啟淵(左一)走訪村民。本人供圖

      “太多青壯年外出打工,導(dǎo)致北坡村成了空心村,這不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計!饼媶Y的語氣里有一絲無奈,他頓了頓說:“不過,為了吸引外出務(wù)工人員返鄉(xiāng)營生,我們已經(jīng)啟動了各種補貼政策。”

      筍竹栽植補貼,貧困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專項補貼,婚房建造補貼,搬遷補貼,生豬、山羊、山地雞、黃牛、土洋參等產(chǎn)業(yè)獎勵等等,這些補貼政策極大地提高了北坡村村民主動脫貧的積極性,2016年,絕大部分村民擴大了種養(yǎng)殖規(guī)模。

      “除了筍竹和毛豬,我光土雞就已經(jīng)喂了100多只,還有幾窩小雞就要出殼了,防疫也已經(jīng)做好了!必毨糇T發(fā)禮就是重多受益者之一。

      除了發(fā)展農(nóng)副產(chǎn)業(yè),修建公路,也成為北坡村的重點建設(shè)項目之一。

      龐啟淵剛到北坡村時,只有1社和3社之間通有公路,而由5、6、7、8社組成的老柏樹地區(qū),交通尤其不便,最遠的住戶距離公路有8公里多。

      “近一半的路是在懸崖上開鑿而成,并且有大量半隧道和一個山洪沖擊點,至今已有7人墜崖死亡!逼閸绲纳窖侣穱乐赜绊懙酱迕竦纳踩

      同時,不能通車,農(nóng)林產(chǎn)品的運出和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運入只能靠騾子,但是每200斤60元的運輸費對很多村民來說還是承擔不起,而且,交通不便還給村民帶來基礎(chǔ)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的困擾。

      “路通了,思想也就通了,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痹邶媶Y的不斷爭取下,村子已經(jīng)申請到公路建設(shè)資金,目前公路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shè)當中,預(yù)計2017年底完成。

      一年多來,龐啟淵為了老百姓的事盡心盡力,跑前跑后,老百姓也不把他當外人,遇到難處就主動向他尋求幫助,逢年過節(jié)也都惦記著他。

      對北坡村的事,龐啟淵如數(shù)家珍,可是,對于自己家里的事,他的心中卻抱有一絲是遺憾和慚愧。

      2016上半年,龐啟淵家里裝修房子,三個月間,他只看了兩次,買材料、找水電工、室內(nèi)規(guī)劃……都是妻子一人在操勞。

      “今天聽媽媽說你成績不好,爸爸心里很難過!2017年1月6日,龐啟淵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道。原來,正在上三年級的兒子成績下滑得很厲害,“你不是說,結(jié)婚后孩子的教育問題你包了么?”妻子傷心地抱怨道。

      龐啟淵以前是一名教師,可是現(xiàn)在自己孩子的學習卻出了問題,對此,他承認自己確實對孩子的關(guān)心越來越少,可是身上寄托著一個村子幾百口人的信任與幸福,他不得不暫時減少對家庭的照顧。

      “為政者,當以清明廉潔為志;為業(yè)者,皆以奮進圖強為本。”在這篇《城口紅軍賦》中,龐啟淵寫下了心中的堅守與擔當。(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張群)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