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wǎng)絡媒體走轉(zhuǎn)改】貴州遵義:走近守護“紅色圣地”的“橙色護衛(wèi)隊”

    2016年09月17日 12:55:03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會址中隊消防員在遵義會議會址前巡邏。新華網(wǎng)發(fā)

       新華網(wǎng)貴陽9月15日電(周遠鋼)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貴州遵義老城子尹路一幢磚木結(jié)構兩層紅色小樓上,中國共產(chǎn)黨人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做出了一次生死攸關的重大抉擇,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zhuǎn)折。由此,遵義會議會址成為世人敬仰的紅色圣地。數(shù)十年來,一支“橙色護衛(wèi)隊”默默地接力長征,守護在這里。

       堅守崗位 會址46年火災“零事故”

       遵義會議會址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著名的紅色旅游勝地。2008年,遵義會議會址開始向公眾免費開放,每年參觀人數(shù)不斷上升。僅2015年,遵義會議紀念館共接待海內(nèi)外觀眾400多萬人次。

       1970年,為維持會址及周邊地區(qū)消防安全,遵義市消防支隊會址中隊在會址附近設立,由此開始了紅色圣地的守護和長征的接力。46年間,會址中隊三遷其址。2006年,會址中隊搬到現(xiàn)址,距離遵義會議會址僅150米。

       會址中隊駐地的六層樓房,既是辦公樓、宿舍樓,也是訓練樓、實戰(zhàn)樓。訓練時,每一個官兵都身負17公斤重的裝備,每天上上下下十幾趟,兩百級階梯被踏出了上千個凹凸起伏的小坑。

       400米水帶接力、1500米負重跑、爬繩上四樓、60米肩梯跑、搬運重物折返跑……會址中隊場地有限,水帶鋪不開,肩梯轉(zhuǎn)不動,就把訓練器具都搬到紅軍山去,把汗水灑在紅軍灑過熱血的地方。體能訓練和實戰(zhàn)操練,一日三次,風雨無阻。

       會址位于市中心繁華地段,每日市民和游客來來往往,消防工作難度大。為此,會址中隊充分做好滅火救援預案,三十多頁的預案中,每一個消防出口、每一條消防通道,都由中隊官兵實地勘察;每一張平面圖,都是中隊官兵親手測繪;每一個滅火方案、力量編成,都經(jīng)過了中隊官兵的再三討論。會址和陳列館每維修一次,預案也會跟著調(diào)整一次。

       每天上午11點到12點和下午2點到3點,是會址景區(qū)人流量最多的時段,火災風險也隨之增加。這兩個時段到景區(qū)參觀的游客,都會看到三個明亮的橙色身影排成一列,穿著全套搶險救援服,對所有重點位置進行無縫隙檢查,絲毫不放松。

       “會址就像我們捧在手心里的寶,一天不巡上幾遍就睡不踏實。”46年來,會址和陳列館沒有發(fā)生一起火災。對這樣一個位于市中心、每年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的景點來說,46年火災“零事故”的背后,是會址中隊官兵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