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社部官員: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頂層設計”

    2011年06月03日 22:04:24  來源:半月談
    字號:    

      專訪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蘇海南

      半月談:“頂層設計”是時下的熱詞,收入分配改革是否也需要“頂層設計”?

      蘇海南:需要。目前最期待的頂層設計就是國家發(fā)改委牽頭制定的總體方案。“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已經有第三十二章“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的四節(jié)內容。大的框架在國家意志的層面已經明晰,相關主管部門應該就貫徹、細化這四節(jié)拿出一套總體方案。盡快出臺總體方案有利于各地區(qū)、各部門再相應地分頭制定各自的配套政策,共同推動改革深化。當前,總體方案已到了“箭在弦上”、必須對“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有所細化以推動貫徹落實的階段。

      半月談:在這場系統(tǒng)改革中,如何協(xié)調各階層、行業(yè)和各個利益主體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蘇海南:現實中,各個階層、行業(yè)和利益主體都會說自己收入不高,都說自己吃虧。其實,當前沒有很好地享受到改革發(fā)展成果的群體主要有四類:第一,農民群體。新中國成立以來,城鄉(xiāng)“剪刀差”一直存在。自2006年起,中央免除了農業(yè)稅,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支農惠農政策,但相對于城鎮(zhèn)居民,農民群體還是得益較少,生活狀況改善相對較慢。第二,城鄉(xiāng)困難居民家庭。現在城鄉(xiāng)救助標準平均提高到每年1500元,折算到每天大概是4元,而國際救助標準是平均每天1.2美元,相當于7元多人民幣。特別是目前貧困線提高以后,這部分群體會有所增加。第三,企業(yè)特別是私營企業(yè)、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yè)的職工,主要是一線生產工人,這個群體相對來說收入偏低,在利益關系調整中需要重點關注。第四就是企業(yè)退休人員。

      在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中,要盡力使以上4個群體收入增長相對更快一些。與此同時,對收入偏高、過高的行業(yè)和群體,進行“控高”。在具體改革中,應該先把這些群體界定下來,通過出臺整體改革方案、進一步細化政策,從標本兼治方面制定措施,才會有可操作性。

      半月談:如何才能對收入分配問題標本兼治?

      蘇海南:治標主要是在直接調整收入上下工夫,治本則要從收入分配深層次問題著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告訴我們,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生產水平決定分配水平,所以治本應該到經濟體制、社會體制以及經濟結構中找根源。說到底,收入分配的問題是在現行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如果不是城鄉(xiāng)分割的管理體制,農民工進城就不會在收入上吃那么多虧;在資源配置上,政府和銀行等國有壟斷企業(yè)掌握的資源過于集中,且配置原則隨意性大,有時甚至是按“關系”配置。社會經濟體制中的一些弊端,派生出收入分配結果的不公平。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