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臺灣頻道  >   軍事  >   正文

    臺灣年輕人不愿當兵 “時薪”不如超市收銀員

    2013年12月09日 04: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臺灣志愿役兵將享有比義務役兵好得多的待遇。

        圖片來源:《聯(lián)合報》

        軍方多方推進募兵制 阿兵哥待遇全面提高

        臺灣年輕人還是不愿當兵(臺灣在線)

        閔 喆

        未來4年內(nèi),臺灣將從征兵制過渡到全面募兵制。比起義務役兵,志愿役兵的待遇要高得多,包括月薪將從6000多元(新臺幣,下同)漲到3萬多元,打野戰(zhàn)時由吃冷便當改為熱食,睡覺由二三十人大通鋪改為4人宿舍等等。盡管“未來當兵好處多”,臺灣年輕人依然興趣缺缺,今年截至11月,臺軍募兵目標只達五成。

        不當兵的N個理由

        不想當兵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個是“錢”。盡管臺灣新鮮人工作第一年收入只有2.2萬元左右,而志愿兵二等兵為2.9萬元,一等兵是3.1萬元,但年輕人發(fā)現(xiàn),當兵的“時薪”還比不上超市收銀員。

        一位臺軍陸軍將領表示,他的女兒對他說,軍中募兵,士兵一天扣掉8小時睡覺,其他時間都在軍營,換算成時薪只有69元,與連鎖快餐店或超商時薪109元相較,根本不能比。

        臺軍“陸軍司令”李翔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位美軍退役四星上將告訴他,募兵制要能推動成功,關鍵在“3M”,即“Money、Money、Money(錢、錢、錢)”。

        19歲的陳昊升在桃園縣一家日式炸豬排店工作,今年6月剛退伍。他1天工作9個半小時,薪水比志愿役兵少,但他寧愿進入社會工作,也不愿繼續(xù)當兵。他受訪時說,這是因為他“不喜歡被管”,而一些臺灣的年輕人對當兵看法也是“浪費時間”。

        今年7月,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因攜帶具有拍照功能的移動電話違反相關規(guī)定,被實施“禁閉”,并在操練中猝死,事件被臺灣媒體熱炒,也引發(fā)年輕人對從軍的恐懼。

        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傳統(tǒng)社會里,當兵是不得已的選擇,不像在崇尚武德的社會里,軍人是被視為最尊貴的志業(yè)。臺海局勢日趨穩(wěn)定,可能是臺灣年輕人不愛當兵的深層原因。

        臺軍推出“百事可樂連”

        由于募不到兵,原擬從2015年上路的“全募兵制”已經(jīng)延到2017年。為了完成募兵目標, 臺灣軍方推出不少“營銷手段”,現(xiàn)身日月潭泳渡、馬拉松路跑等多人聚集活動,擺攤招募新血。

        去年起,臺軍與臺灣血液基金會合作,隨捐血車深入高中職及大專院校,鎖定愿意捐血、有從軍特質的“熱血青年”,送自制小禮品強力吸“軍”。此外,臺灣防務部門還與多家人力銀行合作,刊登招募征才訊息,開拓求職平臺,希望吸引年輕網(wǎng)絡用戶投遞履歷。

        除了薪資變高,臺灣新兵們還將享受到前輩們不敢想象的輕松安逸。比如,以前的野外訓練往往幾十天不能洗澡,但今后會配備“野戰(zhàn)沐浴機”,可以洗熱水澡;訓練之余的娛樂也會升級,過去的傳統(tǒng)電視機、卡拉OK將被液晶電視、新型游樂機和高級視聽設備替代。

        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陸軍日前已宣布,將組成35個全志愿役戰(zhàn)備營、連,取消早晨體能訓練與夜間操課,多數(shù)人可離營晚餐,已婚者翌晨才須回部隊。

        如此軍營引發(fā)質疑。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批評,“戰(zhàn)備營連”的操課時間,只有每周一至周三的上午8時至12時,體能訓練只有下午4時至5時。其余時間原則上都是裝備保養(yǎng)、室內(nèi)課程與離營宣教。他批評這些營、連身為全志愿役示范單位,訓練卻少得離譜。還有“立委”批評,相關部門因噎廢食,把部隊變成毫無戰(zhàn)力的“百事可樂連”。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