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麥當勞變更經營模式 彰顯臺灣投資環(huán)境惡化(圖)

    2015年07月03日 08:2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麥當勞變更經營模式 彰顯臺灣投資環(huán)境惡化(圖)

      具“美國文化”象征意義的麥當勞,日前宣布將出售臺灣市場經營權,由直營模式改為授權經營。(張鎧乙攝)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臺灣《旺報》發(fā)表評論稱,具“美國文化”象征意義的麥當勞,日前宣布將出售臺灣市場經營權,由直營模式改為授權經營?偣窘忉,是因為全球市場表現(xiàn)不佳,決定放棄成長有限的飽和市場,降低營運成本,臺灣已經是飽和市場,因而決定出售。

      麥當勞公司于1984年進駐臺灣,帶給臺灣餐飲文化深厚的影響,對許多民眾而言,更是早餐及歡樂的象征,麥當勞出售經營權的消息傳出,引起社會諸多心理糾結的討論。當然,麥當勞改變臺灣市場經營模式不能視為麥當勞撤離臺灣,以臺灣麥當勞的有形與無形資產,應不難找到企業(yè)主接棒,未來臺灣民眾仍然可以繼續(xù)享用麥當勞,但不容回避,麥當勞總公司決定由直營改為授權經營,的確代表臺灣投資環(huán)境惡化,對外資而言,臺灣市場不再具有魅力,這是臺灣總體經濟的隱憂。

      臺灣曾經于1995年喊出發(fā)展亞太營運中心的經濟政策,并希望透過發(fā)展制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媒體中心等6個專業(yè)中心,以改善臺灣體質及調整經濟結構的方式,推動臺灣成為亞太地區(qū)的經濟樞紐,當時的構想事實上是相當正確的方向,在同步松綁相關“法規(guī)”及經貿自由化的措施下,也因此吸引了許多外資前來進駐,希望在臺灣設立營運總部。

      雖然臺灣積極從事經貿自由化,然而因為臺當局與地方政府不同調,最后導致許多大型外資投資案未能進駐也是事實,進而使亞太營運中心無法實現(xiàn),外資進駐卻步,如杜邦案、拜耳案等,而近年來接連有迪斯尼、古根漢等大型投資案赴臺投資也未果。

      以拜耳案而例,德國拜耳公司原來在1994年底申請投資臺灣500億(新臺幣,下同),并將以臺灣做為拜耳公司的亞洲營運中心,然而在臺當局及地方政府不同調的狀況下,1998年拜耳公司因建廠時間高度不確定之下而作罷,最后拜耳公司反而成功至德州投資1260億。另美國杜邦公司也是類似案例,因鹿港地方反對而取消后,杜邦公司最后選擇在山東投資250億,在大陸業(yè)務量迅速拓展后,一向素有外商公司中穩(wěn)定如公務員之名的臺北杜邦公司,亦在今年進行公司部門重整。

      過往地方因環(huán)保意識抬頭而對化學廠進駐有所疑慮尚情有可原,近年來臺灣曾有機會讓迪斯尼樂園進駐,然而迪斯尼樂園現(xiàn)在已經進駐香港及上海,香港因此吸引陸客來港游玩而增加營收及就業(yè)機會,并大賺觀光財。臺灣地區(qū)也因此失去了以國際型樂園開發(fā)國際觀光旅客的先機。

      相對于臺灣,大陸此際正在經歷臺灣過往曾面對的第二波經貿自由化。大陸第一波經貿自由化積極招商引資,并成功吸引臺商進駐投資,現(xiàn)在第二波經貿自由化則運用自貿區(qū)進行服務業(yè)及新業(yè)態(tài)開放,在積極進行以法治國、簡政透明之下,原本便吸引外資進駐的大陸市場,自將在這一波經貿自由化的過程中,成為外資服務業(yè)及新業(yè)態(tài)跨國企業(yè)的目標。

      面對大陸第二波經貿自由化的挑戰(zhàn)與商機,臺灣實在有必要在過去20年招商歷史中記取教訓。過去臺灣拒絕許多大型外資投資案,不但因此錯過與國際大廠學習及合作的契機,也失去創(chuàng)造就業(yè)的機會,使得臺灣無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減少與世界連動的機會,也降低臺灣藉由外資走向世界的可能。

      如今臺灣正在拒絕面對大陸市場商機。臺灣對于陸資赴臺及大陸商務人士雖然較過去已經大幅放寬限制,然而與外資開放仍有很大限制,不但使得陸資來臺投資頻遭限制與阻礙,對于許多看到大陸服務業(yè)及新業(yè)態(tài)商機的外資,在亞太資金及人員的調動上產生困擾,逼使外資最后選擇將亞太營運總部設到兩岸資金及人員相對較容易交流的大陸,逐漸人去樓空的外資,對于臺灣在地產業(yè)及就業(yè)逐漸產生負面沖擊。

      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已經提醒第二輪加入TPP時刻已近,建議臺灣要做好經貿自由化的準備加入,改善外資經營環(huán)境絕對是重點。除了大刀闊斧提出讓外資眼睛一亮的第二波經營“法規(guī)”自由化亮點之外,對于陸資及大陸商務人士赴臺投資,亦應在優(yōu)化臺灣投資環(huán)境及便利亞太商務人士群聚的角度上,進一步開放陸資赴臺投資改采負面表列方式,以及與海外人士一視同仁地放寬大陸商務人士赴臺,將有助于運用大陸新一波經貿契機,活絡臺灣經貿環(huán)境。

    互動社區(qū)
    熱帖| 博文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