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穿越災難迎接光榮—寫在汶川大地震救災百日之際

    時間:2008-08-20 08:41   來源:人民日報

       (一)今天,2008年8月20日,北京奧運會開幕第十三天,汶川大地震百日祭。

      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浩浩蕩蕩走進國家體育場“鳥巢”,旗手姚明的身旁走著另外一位小“旗手”——來自四川地震災區(qū)汶川縣映秀小學的學生林浩,他的頭上,還有地震帶來的傷痕。

      8月8日,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當東道主最后入場,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定格為感動世界的瞬間,濕潤了億萬觀眾的眼睛——

      與2米26的旗手姚明一起引領中國代表團的,是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就是這個9歲的小學二年級學生,災難一刻從廢墟中奮力救出兩個同學。此刻的他,頭上還留著疤痕,一手執(zhí)五星紅旗,一手執(zhí)五環(huán)旗,神情坦然而快樂。

      萬里之外,蜀中大地,地震災區(qū),損毀的道路正在修復,災后重建加快推進,上千萬搬進過渡安置房的災區(qū)群眾,在電視機前,與全球觀眾共享奧運開幕直播。

      這一刻,汶川在說:災區(qū)人民已經(jīng)勇敢邁出新生活的步伐,走出悲痛的汶川感謝世界。

      這一刻,世界看到:享受奧運激情的北京并沒有忘記汶川,穿越災難的中國迎接光榮。

      五千年中華大地上,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同行。

     。ǘ┛拐鹋c奧運同行,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中國。

      8月4日,火炬手茍義國手持火炬在展示傳遞中。當日,北京奧運圣火在四川省綿陽市九洲體育館展示傳遞。 新華社記者 劉力航 攝

      8月4日,奧運火炬在四川災區(qū)傳遞,火炬手中很容易找到“可樂男孩”、“敬禮娃娃”和許多抗震救災英雄的身影。

      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24次會議,討論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 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8月6日,奧運開幕前兩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深入討論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

      8月12日,抗震救災3個月之際,《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guī)劃》向國內(nèi)外公開征求意見。

      這一天,來自四川瀘州的小將鄒凱和隊友一起勇奪男子體操團體金牌!拔姨貏e想把這枚金牌和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分享。在那些危難時刻,他們表現(xiàn)了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精神,這一切讓我覺得,身為一名四川人,時時刻刻充滿力量!”隨后,“充滿力量”的鄒凱在自由體操和單杠決賽中再奪兩枚金牌……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節(jié)拍。一邊擔當全球最大“派對”的領舞者,給幾十億人帶來激情與快樂;一邊為災區(qū)源源輸送力量,將抗震救災偉大戰(zhàn)役推向前進。

      2008年,汶川大地震與北京奧運會接踵而來,讓13億中國人經(jīng)歷了大悲大喜大考驗。震后100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沒有因為汶川大地震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沒有因為北京奧運會讓抗震救災工作有一刻松懈。

      奧運會上,那些大地震中煥發(fā)出的國民精神新面貌、社會開放新元素告訴人們,災難帶來的,是生活更堅定的一次重啟;浴火重生的現(xiàn)代中國,更加團結更加自信。

      (三)抗震救災百日之際,奧運火熱進行之時。

    圖表:各級財政部門已累計投入抗震救災資金644.1億元  新華社發(fā)

      當體育健兒奮力拼搏、摘金奪銀,當東道主因為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贏得世界贊譽,在與重大自然災害抗爭的另一個競技場上,中國同樣拿下了一塊寶貴的金牌,創(chuàng)造出一批令人驚嘆的“世界紀錄”。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烈度最強、破壞最大、災情最重、救援最難的大地震。然而從地震發(fā)生瞬間到“黃金救援72小時”結束,再到震后10天廢墟下生命之火趨于熄滅,對生命的拯救從未停息,83988名同胞從廢墟中獲救,360多萬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

      ——蜀道難,搶通災難中的蜀道更難。各路大軍以血肉之軀劈開攔路石、蕩平堰塞湖、阻隔泥石流,90多天里,254個不通公路的鄉(xiāng)鎮(zhèn)“孤島”搶通251個,820多萬群眾緊急轉移安置。

      ——災區(qū)病床告急!醫(yī)療設備告急!醫(yī)護力量告急!一場“非戰(zhàn)狀態(tài)下最大規(guī)模傷員轉運戰(zhàn)”打響了。13天里,10048位重傷員安然轉送全國20個省區(qū)市的375家醫(yī)院。

      ——4600多萬人受災,超過北歐五國人口總和,每8個四川人中就有一個失去安身之所。僅僅過了3個月,450余萬戶、1000多萬受災群眾基本實現(xiàn)住房過渡安置。

      ——大量房屋倒塌,數(shù)萬人被埋廢墟,然而震后3個月,大災之后無大疫,災區(qū)沒有發(fā)生一起與地震相關的傳染病暴發(fā)疫情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

      走進今日震區(qū),災區(qū)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板房住、有病能及時醫(yī)治,生產(chǎn)生活秩序基本恢復;重災區(qū)學校復課率已達93%,325萬余中小學生9月1日將全部走進課堂……

      百日抗擊,動魄驚心,抗震救災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災后重建中,“汶川奇跡”在延續(xù)。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