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宋清輝:中國經濟或呈現三大新氣質

    2018-02-05 09:2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隨著全國2017年經濟數據公布,全國多個省份公布了各自的2017年GDP數據。據清暉智庫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四川、陜西、海南、山西、山東、黑龍江、江西、重慶、寧夏、青海等20省份公布了本省份的2017年度經濟運行數據。此前的1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已經公布了2017年中國經濟“年報”。2017年中國GDP總量82.71萬億元,同比增長6.9%,年度GDP增速實現七年來首次提升。

      整體來看,2017年中國經濟延續(xù)了穩(wěn)中有進、穩(wěn)中向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多省份邁上新臺階,整體形勢好于預期。

      此外,從目前中國各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有15個省份2017年的GDP增速超過全國全年6.9%的增速。其中,重慶、貴州的GDP增速更是分別超過了9%、10%,領跑全國各省份。而上海、北京、山東、黑龍江、天津的GDP增速未能跑贏全國,其中上海的GDP增速與全國保持持平,北京、山東、黑龍江的增速略低于全國6.9%的增速。天津的GDP增速則相差較多,主要原因或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

      值得可圈可點的是,黑龍江省今年的GDP增速,相比去年增幅已提高了0.3個百分點,增速達到四年來最高,這也讓“唱衰東北經濟”的論調暫時偃旗息鼓。

      具體重要省份來看,首先是廣東省GDP總量連續(xù)29年位居全國首位,將近9萬億元;其次是江蘇、山東、浙江分別首次突破8萬億、7萬億、5萬億元的大關;最后是四川和湖北均超過3.65萬億元。此外,福建和上海首次跨過3萬億元。

      從全國各地區(qū)大格局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呈現出平穩(wěn)態(tài)勢,西部地區(qū)發(fā)展搶眼,東北經濟則呈現回暖跡象。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東部地區(qū)投資增長8.3%,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qū)投資增長6.9%,增速與1-11月份持平。西部地區(qū)投資增長8.5%,增速位居四大板塊之首。東北地區(qū)投資增長2.8%,增速繼續(xù)穩(wěn)步回升。

      總體而言,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已成為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熱詞,這也與新時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質量發(fā)展、更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一脈相承。

      未來,中國經濟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或將呈現出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主動下調GDP目標將成為未來主流。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不少省市主動下調了GDP增速預期。1月24日,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chuàng)新形成新動能、激發(fā)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據悉,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另外一個是1月25日,龔正省長在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2018年,山東經濟社會發(fā)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并強調高質量發(fā)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這些均表明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布局高質量發(fā)展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中國經濟仍在轉型路上。2017年中國經濟成績單雖然不乏亮點,但在經濟轉型之路上依然不能盲目樂觀。當前,中國經濟經濟轉型升級并沒有實質性進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型也沒有完成,部分省市在經濟結構轉型上還沒找到有效的路徑,仍然在艱難的改革進程中。我們必須意識到,經濟亮麗數字背后還面臨著重重困境。中國經濟體量龐大,轉型十分不易,各地政府一定要想辦法營造好公平、公正、透明的營商環(huán)境,以激活實體企業(yè)的活力,助力中國經濟成功轉型,行穩(wěn)致遠。

      三是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的分量將越來越重。2017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再加速,消費的貢獻功不可沒,消費目前已取代投資成為中國經濟的最主要動力。據清暉智庫統計,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中三分之二來自消費。在中國勞動力市場持續(xù)改善、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和消費信心空前高漲的背景下,預計2018年中國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2017年是“新消費”全面變革的一年,“90后”正在成為中國消費浪潮中的一股新勢力。作為增長最快、影響力最大的中國消費者群體之一,這個消費群體占中國人口的16%,從現在起到2030年,他們將貢獻中國消費增長的20%以上,高于其他任何人口類別。根據我的調研發(fā)現,這支龐大的消費生力軍對自己未來的花錢能力持以樂觀態(tài)度。(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中國臺灣網特約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tài)》等書)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