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綠營大佬紛紛“發(fā)夾彎” 上演當代“拍案驚奇”

    2017年06月09日 10:0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臺南市長賴清德語出驚人說出“親中愛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臺中市長林佳龍和桃園市長鄭文燦,不甘示弱,立馬跟進。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fā)表臺灣淡江大學蘭陽校區(qū)全球政治經(jīng)濟學系主任包正豪的評論文章指出,這兩天臺灣政治市場上的言論發(fā)展,簡直是當代版的“拍案驚奇”,令人瞠目結舌又拍案叫絕。蔡英文仍沉迷文青口號的“英式意志力”,但有實力挑戰(zhàn)“大位”的地方諸侯終究還是頭腦清醒地知道,未來治理臺灣,總歸要面對海峽以西的大陸,所以才喊出“親中愛臺”。如果不是兩岸關系惡化已經(jīng)危及執(zhí)政延續(xù),這些政客們又何嘗需要轉“發(fā)夾彎”呢?評論直言,一葉知秋,民進黨唾面自干地改變對大陸政策態(tài)度的時候,不遠了。

      評論摘編如下:

      這兩天臺灣政治市場上的言論發(fā)展,簡直是當代版的“拍案驚奇”,令人瞠目結舌又拍案叫絕。話說臺南市長賴清德語出驚人地說:他說出“親中愛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先聲奪人驚呆了民眾,而漣漪迅速擴散至臺中市長林佳龍和桃園市長鄭文燦,不甘示弱,立馬跟進,開始“知中”、“和中”,稍稍奪去原本“賴神”獨享的光環(huán),也引發(fā)更多討論。想來“賴神”心里是有點悶,在心里偷罵林佳龍和鄭文燦是學人精吧!

      民進黨政治人物的政治嗅覺和敏感度是遠超過國民黨及其他政黨的,尤其像賴清德這種神級人物,所以在嬉笑怒罵用力嗆賴清德、林佳龍、鄭文燦,或是干脆“一鍋燴”來酸民進黨之余,恐怕要很嚴肅地思考,何以一向把“親中”視為臟字,總是和“賣臺”相連,用來戴在國民黨政治人物頭上的帽子,現(xiàn)在民進黨的當紅“炸子雞”會愿意自己取來戴,其背后原因和隱含的意義為何。

      民進黨一貫的政治立場是“仇視并妖魔化大陸”,在實際操作面上的處理,則是將國民黨和大陸連結起來。既然“大陸是壞人”,國民黨或是任何政治人物與之聯(lián)系溝通,都是“對臺灣民眾的出賣”。外斗國民黨如是,內(nèi)斗民進黨黨內(nèi)政敵亦復如是,所以戴過“紅帽子”的藍綠政治人物不計其數(shù),當然其中最慘的就是馬英九。

      昔日綠營政客與媒體,乃至網(wǎng)絡酸民鋪天蓋地謾罵,讓馬英九和國民黨被標記“傾中賣臺”。以當時的標準來看,只要和大陸有任何形式的接觸,都是出賣臺灣利益的行為,所以放言羞辱高聲怒罵,已成常態(tài)。

      既然如此,任何與“中國”二字相連者,自當去之而后快;對于大陸,則遠之,不曾思考如何“以小事大”,只知道無所不用其極地“妖魔化大陸”。

      臺灣經(jīng)濟已經(jīng)和大陸經(jīng)濟臍帶相連,彼此錯綜復雜的交互關系,以及兩岸民眾的密切往來,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無法假裝看不見,而必須正視。執(zhí)政者原本應該要小心翼翼地處理兩岸關系問題,但是臺灣狂想曲已經(jīng)演奏太久,演戲的政治人物根本忘卻幻想與現(xiàn)實是不一樣的。演久入戲了,也就口沒遮攔了,所以即便執(zhí)政之后,還是習慣性地反復操作仇恨模式,終至于撞到鐵板而鮮血淋漓。

      國際空間受挫,兩岸觀光急凍,雙方交流受阻,兩岸對話全無,這就是當下兩岸關系的寫照。自我感覺良好的蔡英文仍沉迷文青口號的“英式意志力”,但有實力挑戰(zhàn)大位的地方諸侯終究還是頭腦清醒地知道,未來治理臺灣,總歸要面對海峽以西的大陸,所以才喊出“親中愛臺”。對于遭受的譏笑,“賴神”何曾在乎?用話術即可遮掩涂抹。如果不是兩岸關系惡化已經(jīng)危及執(zhí)政延續(xù),這些政客們又何嘗需要轉發(fā)夾彎呢?

      一葉知秋,民進黨唾面自干地改變對大陸政策態(tài)度的時候,不遠了。說不定,會先把“大中至正”的牌匾掛回去呢。ň幷咦ⅲ2007年12月7日陳水扁倡導“去蔣化”,在其即將下臺之際,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2009年7月20日,臺灣“教育部”于2009年7月20日復名“中正紀念堂”并將舊匾額掛回,牌樓的“自由廣場”則留用至今。)(作者為臺灣淡江大學蘭陽校區(qū)全球政治經(jīng)濟學系主任)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