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English

    不拼經濟拼政治?臺灣政務仍然在空轉

    2018年12月25日 10: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自“九合一”選舉結束迄今已經一個月了,選后信誓旦旦要檢討、要變得不一樣的民進黨,卻仍然看不出有任何改變的跡象。不僅如此,為防制所謂的“假新聞”,臺當局“行政院”日前在“院會”中通過7項相關法律的修正草案,將散布假訊息的法律明確化,提高刑度或罰款,試圖以儆效尤。只是判定假新聞有那么容易嗎?

      臺灣關于假新聞的刑責大致有:明知是災害或核災變的不實訊息,致人于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到10年有期徒刑;傳播不實傳染病訊息,處100萬元(新臺幣,下同)罰金;散播有關食品安全的謠言,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萬元以下罰金;糧食和農產品交易的假訊息最重處30萬元罰款。

      “大華網絡報”25日對此發(fā)表評論說,若是真要對付“假新聞”,當前首要對付的“假新聞”應該是有關臺灣前駐大阪辦事處蘇處長輕生的相關新聞。臺灣“駐日代表處”代表直指“蘇前處長遺書也說遭受外界批評甚為痛苦”是其輕生的主因,然而家屬卻打臉指出“遺書之內容只有我們家屬看過,其中并未言及假新聞造成之壓力”。既然臺當局“行政院”如此重視打擊“假新聞”,難道不該對未看過遺書卻說看過的假新聞,采取行動以還當事人清白嗎?

      更何況日前更有媒體取得獨家消息指出:“蘇自殺是因開檢討會前一天接到臺灣外事主管部門電話,告知蘇將被調回、記一小過懲處,并預告辦事處全館人員年度考績丙等,讓蘇無法接受,發(fā)生憾事!奔热慌_灣外事主管部門否認此一消息的正確性,為何不采取法律行動來打擊假新聞呢?畢竟這是影響一位外交官生命的大事,豈能只呼吁外界以理性、客觀、冷靜態(tài)度看待就了事!

      此外,在選舉期間,島內一句被喊得震天價響的政治口號就是“1124滅東廠”。主因是前“促轉會副主委”張?zhí)鞖J自稱該機構為“東廠”,并想要利用該機構的特殊地位來進行政治操作,從而被選民認定該被滅。選舉結果民進黨大敗,等同選民已否定“促轉會”有“促進轉型正義”的作用,“促轉會”代理主委與委員們即使不集體請辭,也應設法恢復公信力,而不是再胡亂出點子。

      偏偏“促轉會”代理主委及委員們不作此想,美其名為去除“威權”,提出要求臺灣“央行”臺幣改版、臺軍營區(qū)拆蔣介石銅像以及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三項主張。由于三項主張不符民眾拼經濟的期待,不僅蔡英文表示這不是“促轉會”說了算,民進黨“立委”也紛紛對外表示,現(xiàn)在真的是拼經濟讓人民有感比較重要,對于去除“威權”象征,可以慢一點不用急!按俎D會”如此“白目”,是誰造成的呢?

      島內民進的民進黨自認推動改革重大成就有:“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法”、“軍公教年金改革”、成立“黨產會”與“促轉會”等轉型正義工程等,每一項改革都造成臺灣的空轉!耙焕恍荨毙薹ㄔ斐少Y方、勞方及消費者三輸?shù)木置,影響經濟動能,“年金改革”不但未能達到永續(xù)經營的目標,反而因為砍太多影響退休“軍公教”的消費意愿,使觀光成為名符其實的“慘業(yè)”,也更加深“一例一休”的負面效應。

      至于“黨產會”的決議,不僅多次遭到“行政法院”判決凍結執(zhí)行而公信力大減,任意指控獨立運作的法人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以及未經法院審判即凍結財產,儼然有“太上法院”之嫌,除了不斷引發(fā)爭議外,無助于促進轉型正義。“促轉會”就更不再話下了,不但副主委因“東廠”說、主委因無法發(fā)揮而雙雙辭職后,不具正當性的代理主委提出的主張更慘遭各“部會”打臉。如果這不是政務空轉,什么才是空轉。

      選民已經在“九合一”選舉中清楚用選票告訴民進黨,他們對于不拼經濟、只拼政治的不滿。偏偏民進黨在選舉大敗后依然不改其志,仍然以拼政治為主,忽視百姓對于拼經濟的訴求,繼續(xù)讓政務空轉。不論2020年“立委”與臺當局領導人選舉是否要分開選,民進黨在選前還有13個月可以重獲選民的信心。

    [責任編輯:李杰]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tài)|轉載申請|聯(lián)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