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享受兩岸和平紅利 當思10年前“胡連會”

    2015年04月29日 09:0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9日發(fā)表評論文章指出,10年前的今天,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在北京會談,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起點。兩岸人民在分享當前“和平紅利”之際,不能不回首肯定十年前的“胡連會”。

      文章說,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民進黨當局頻頻沖撞臺海紅線,導致區(qū)域緊張不安,原本對臺灣友好的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甚至指責臺灣是“最大的地雷”,臺海也就和朝鮮半島被國際人士并列為東亞地區(qū)的兩個“熱點”。大陸還針對“臺獨”動向制訂了“反分裂國家法”。民進黨當局則又發(fā)動三四十萬人參加的“反‘反分裂法’”游行,使得臺海局勢陷入危機狀態(tài)。近年已充分感受了兩岸和平、共同發(fā)展的臺灣民眾、尤其青年們,實都應該記取當年的經歷。

      在這種形勢下,當時在野的國民黨如果和民進黨一起“共赴國難”,那么兩岸很可能就會走向戰(zhàn)爭,臺灣必將萬劫不復。因此,當時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基于為臺灣民眾提供另一個選擇的機會,而決定赴大陸“和平之旅”,確實是具備了極高度的膽識與智慧。

      2005年4月29日下午的“胡連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時隔60年的見面會談,二人發(fā)布了兩岸和平發(fā)展五項共同愿景,標志著兩黨正式和解,既緩和了臺海局勢,也為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zhí)政后的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鋪平了道路。

      從這些演進可知,政黨的作為對于人民福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們確實不應對于近年的臺海局勢和平穩(wěn)定習以為常,以致淡化了過去的危險與轉化。民進黨在維護兩岸關系上,與國民黨存在相當差距,在提不出有效可行的政策下,最近突然“發(fā)明”指控兩岸關系不應是國共關系。

      實際上,國共關系本來就只是兩岸關系的一部分而已,這是淺顯的常識,欲加以窄化扭曲,反而暴露自己沒有改善兩岸關系的能力。民進黨正謀在明年大選中獲勝執(zhí)政,然而,誠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指出,兩岸執(zhí)政黨之間有無互信與互動,必然決定兩岸能否和平發(fā)展。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