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吳伯雄的“團結”告白對國民黨不起作用

    2013年11月15日 09:3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國民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最搶眼的鏡頭莫過于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清唱歌曲的哽咽流淚。吳伯雄2013年11月10日在致詞時,哽咽吁請全黨團結,在黨主席馬英九領導下“努力前進”。臺灣立報15日社論說,相對于凡事講究“法律”與“數(shù)據(jù)”的馬英九,吳伯雄的溫熱形象更能引人共鳴。但吳伯雄的“團結”告白,不起作用。全文摘編如下:

      就像部隊戰(zhàn)力前提必須先厘清“為誰而戰(zhàn)?為何而戰(zhàn)?”,國民黨最大的問題莫過于“為誰團結?為何團結?”,如果沒有團結的理由與目標,團結不啻空喊。

      有不少評論借題發(fā)揮,還原到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時期,意欲刺激國民黨重新連接工農大眾,或云“解決民生問題”。但了解國民黨史的人都曉得,國民黨或孫中山的“左傾”只是曇花一現(xiàn),否則也不會有日后的寧漢分裂,更不會被逼得敗走臺灣。

      更別說,大陸時期的國民黨毫無“團結”可言,真正的團結反而是到臺灣之后。那時,蔣介石肅清國民黨內派系,接著在島嶼的小范圍內有效實施軍事戒嚴,而非生即死的外部冷戰(zhàn)大環(huán)境,更強化了內部統(tǒng)治實力。所謂“黨國體制”首次練成。

      文章最后感嘆,號稱百年歷史的國民黨的團結僅此一次。孫文在1920年代的“左傾”,乃是失敗者、落寞者的感嘆,對國民黨的恨鐵不成鋼,溢于言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