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雪隧大火”事故警視公路安全

    2012年05月09日 09:0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字號:    

      臺灣最長的公路隧道前天發(fā)生嚴重的車禍火警,此項事故引發(fā)不少憂患慎思。臺灣《聯(lián)合報》今日刊載社論對事故進行了四點分析,并表示,雪隧大火算是幸運的,尤其是因而暴露出演習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的落差,更是珍貴的教材。雪隧潛在的行車風險不可能改變,能改善的是用路人與交管的應對。

      全文摘編如下: 

      通車近六年的雪山隧道,前天發(fā)生嚴重的車禍火警,使這條臺灣最長的公路隧道,一時間變成一座“橫躺的煙囪”;幸而,因過去的災難演練及臨場應變尚稱得宜,得以將災害降低,但也暴露出許多火場實境超出演練課目的缺失。雪隧雖在起火17小時后恢復全線通車,但檢討防災應對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這場臺灣首見的公路長隧道大火災,許多狀況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其一,起火點距頭城端出口僅兩公里,讓高溫濃煙得以迅速找到宣泄出口,循熱氣流上升原理排出;設若起火點近隧道中段,通風系統(tǒng)又因斷電無法運轉(zhuǎn),隧道內(nèi)溫度勢必迅速竄升。

      其二,雪隧深層防御的安全設計奏效。深層防御原本是核能電廠的安全設備,運用在危害性不那么高的公路設計,勢必增加成本,但12.9公里的雪隧采用此一設計,有28處人行聯(lián)絡道、8處車行聯(lián)絡道,加上東西洞口,讓最大逃生距離降到350公尺,大大增加逃生成功機率!

      其三,當年因施工地質(zhì)條件不佳,先行開挖探測工程環(huán)境的導坑,在此次火災時發(fā)揮了高度的救援作用;通過人行聯(lián)絡道及車行聯(lián)絡道與主坑連接,以高于主坑的空氣壓力,相當程度阻絕了火場濃煙竄入,且支援、救災車輛得以避開起火主坑,迅速趕抵現(xiàn)場,把握救災第一黃金時間!

      其四,民眾用路素質(zhì)漸臻成熟。雪隧火災起火點后方長達10公里的車流,絕大多數(shù)的駕駛?cè)司茏月苫蜃裱笓],將車輛靠邊停放,離開車輛逆向逃生;幾乎沒有車輛掉頭試圖反向駛出;接近起火點的中型貨車更是冒險扮演救援撤離角色,這都是急難中的重要生機!

      但這場火也暴露許多防災缺失。首先,30余傷者幾乎都是吸入性嗆傷,顯示雪隧的排煙設計不足以因應火場實況;雪隧通風是以隧道上方的噴流風機順車行方向送風,之后以軸流風機連結(jié)豎井排出;豎井進氣、排氣分離,確保平時與火警逃生時均能有正常的空氣品質(zhì)!

      在這場火警中,排煙系統(tǒng)啟動是在大火撲滅之后,這是雪隧的標準作業(yè)模式,37分鐘完成排煙也確實是不錯的成績;但問題是若這場火不是在40分鐘不到即撲滅,而是持續(xù)延燒一段更長的時間,是否排煙系統(tǒng)仍應按兵不動?雪隧最長的逃生距離僅350公尺,卻造成了30余人吸入性嗆傷,這顯示這套排煙SOP作業(yè)模擬情境與現(xiàn)實狀況脫節(jié)。 

      逃生訊息不足也是大問題。長隧道火災發(fā)生時,最迫切需要的是明確的逃生指引,但從歷劫歸來的民眾還原現(xiàn)場情況,卻是濃煙、漆黑、高溫、沒有及時訊息廣播、甚至緊急避難方向指示燈也看不到,試想在那樣的危急環(huán)境,需要的資訊全無,只能摸著隧道壁逃生,是多么驚恐的情境? 

      雪隧的不斷電設計在這場火似也失靈。聲稱東西出口都有柴油發(fā)電機,可持續(xù)供電24小時;兩端的不斷電系統(tǒng)也有15分鐘供電能量;但火災發(fā)生后,防災逃生指示系統(tǒng)卻完全停擺;不斷電系統(tǒng)該上陣時卻未發(fā)揮作用,這絕不可等閑視之。 

      承載量及速限是另個問題。雪隧的防災設計是以小型車事故為設想模組,完全不符合開放大型車行駛后的現(xiàn)況;大型車的用路面積、排熱是小型車6倍以上的“當量”,若計算釀災能力的“沖量(質(zhì)量乘以速度)”,恐怕是小型車的不止10倍,因此,雪隧的流量統(tǒng)計不能是大車小車都算一車,必須要有更精確的計算!

      大火之后學界再提降低雪隧速限,這其實與流量多寡緊緊相扣,現(xiàn)況是周休、連假雪隧流量早已過飽和。流量與行車風險息息相關(guān),因而一成不變的速限并不合宜。 

      相較國際上公路長隧道火災的慘重傷亡,雪隧大火算是幸運的;尤其是因而暴露出演習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的落差,更是珍貴的教材。雪隧潛在的行車風險不可能改變,能改善的是用路人與交管的應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