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guān)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又被當“凱子” 十億公款就這么給A了?

    2008年05月04日 09:34:00  來源:
    字號:    

      臺灣想和巴布亞紐幾內(nèi)亞“建交”,結(jié)果三千萬美金的金援被中間人A走,如今人財兩失,建交不成巨款失蹤中間人落跑。臺灣《中國時報》3日發(fā)表社論說,這么荒謬離譜的“外交”鬧劇,“司法”單位一定要把真相追查清楚,該追究的政治、行政乃至“司法”責任,一個也不能馬虎,務必還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其實,私下暗盤打點一直是臺灣爭取“邦交國”的作法之一。由于長期處于孤立劣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和臺灣沒有“外交”關(guān)系,臺灣只能從經(jīng)濟較落后的國家爭取到“外交”承認。而能夠讓對方舍大國中國而就臺灣的理由,通常是經(jīng)濟籌碼。尤其有些國家的政治體制未臻成熟,政客操守不佳,豐厚“禮數(shù)”往往有額外的說服力。 

      有些狀況是對方要求一定金額的經(jīng)濟援助或建設計劃,以作為施政成果;有時則要求贊助選舉經(jīng)費,或挹注某個白手套基金會;當然也有時要求私下給予前金后謝。通常對于具體建設計劃,臺灣的“外交部會”審核實際需要從“外交”預算支應,優(yōu)惠貸款則通常由銀行團提供。至于政治獻金,便需要尋找適當?shù)拿,而私下給的暗盤則根本不會上臺面。 

      社論直言,這些錢,坦白說,臺灣經(jīng)常也給得心不甘情不愿,因為常見對方政客用“斷交”相脅,而敵對陣營的政客拿來大作文章,指臺灣用金錢操縱選舉,甚至澳洲曾經(jīng)以此抨擊臺灣;蛘呦裰忻乐拊S多前總統(tǒng)鬧出把臺灣政治獻金中飽私囊的丑聞,害得臺灣國際形象大壞。其實,臺灣往往處于被動乃至被害狀態(tài),對方拿了錢要怎么用,臺灣無法約束,鬧出丑聞又怪臺灣,臺灣實在啞巴吃黃連。

      這次更嚴重的是,錢根本被臺灣自己的中間人給A掉了。雖然“外交部”要求新加坡凍結(jié)金紀玖和吳思材的帳戶,但能拿回多少很難樂觀。平常當冤大頭就已經(jīng)很嘔了,還被中間人拐騙,更是冤上加冤、嘔上加嘔! 

      社論指出,離奇的是,即使要私下打點巴紐政要或贊助合作計劃,“外交部”也應該把狀況查證清楚,確認交涉的對方既有決策權(quán)又有意建交,才能付出這筆三千萬美元、相當于十億臺幣的巨款。為什么“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交代一聲,“外交部”就要照辦付錢?這中間不只是單線決策,還是黑箱作業(yè),不必接受審計和“國會”的監(jiān)督,納稅人的血汗錢就可以這么輕易被A,這太扯了吧?

      社論進一步指出,不只情節(jié)離譜,而且疑點重重。為什么沒先確認狀況就給錢?為什么只是因為邱義仁的朋友介紹,就不必經(jīng)過“國安”或“外交”的考核程序?哪位朋友有這么大的影響力?直到“外交部”隔了幾個月發(fā)現(xiàn)不對,緊急追錢已經(jīng)追不回來了,這種查證的事不是應該先前就做好、錢才能出手嗎? 

      此外,就算要私下打點,政府部門也不至于找不到管道,例如“國安局”就有些公司據(jù)點,為什么需要透過兩位民間人士的帳戶?再怎么解釋,也沒有把公款擺到私人戶頭的道理,這里面到底在搞什么鬼,一定要查個清楚。即使這兩人和巴紐高層真有特殊管道,但如此鉆營政商關(guān)系、游走藍綠、并且因涉入臺電弊案被起訴的商人,難道是可以放心信任的對象嗎?臺灣的“國安”決策高層,到底是天真還是輕率?

      如果不是臺灣當局在新加坡訴諸司法,這件“外交”大烏龍還會繼續(xù)藏在黑箱里,民眾也不會知道因為官員的愚蠢,而讓“國庫”蒙受這么一大筆損失。整件事的決策層級有多高?多少人涉入?經(jīng)過什么樣的決策機制?現(xiàn)在仍然黑幕重重。 

      昨天邱義仁雖然出面說要負全責,但神情輕松帶笑,還稱此時請辭顯得矯情,完全感覺不到自責或至少鄭重的態(tài)度,仿佛只是小事一樁。而且,回顧事情發(fā)生的一年多來,但見邱義仁官位做得穩(wěn)穩(wěn)當當,哪里有曾經(jīng)為此事負起責任并接受懲處的跡象? 

      社論最后表示,這種黑箱的單線作業(yè),危險處在于過度依賴個別官員的智慧和操守,一旦出錯,就會出大錯。如今白白被人騙走十億臺幣,顯然“國安”及“外交”決策機制已出現(xiàn)重大危機。因此,真相一定要查明,責任一定要追究。如果事涉弊端,那就是“司法”問題;不然,也應該有人負起行政疏失或政治責任,絕不允許稀里呼嚕打混過關(guān)。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