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人咬狗”的操守

    時間:2011-07-14 13: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西方新聞界一個經(jīng)典比喻。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于是,西方媒體從業(yè)者最興奮的莫過于找到“人咬狗”的事例。

      雖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新聞更新速度之快,從業(yè)人員之多,大家拼了命地找“人咬狗”,無奈僧多粥少。套用一句老話,求之者常有,而“人咬狗”不常有。

      也真佩服西方同行的執(zhí)著精神,為了吸引眼球,不擇手段地尋找“人咬狗”。于是乎,“謝謝你,再見!敝荒苁且环輬蠹埜鎰e讀者的最終感言。《世界新聞報》這份擁有168年歷史,750萬名讀者、自我標榜“記錄并創(chuàng)造歷史”的老牌報紙,為肆意突破媒體操守的紅線付出了“永遠消失”的代價。

      在西方影視劇中,尤其涉及到報館的場景,總見主編生氣地對記者說,我要獨家!我要獨家!為了拿到獨家,新聞記者只能鋌而走險,不斷地沖擊著道德的底線。

      《世界新聞報》最終的命運似乎早已注定。為了生存,自1843年,這份都市小報為追求發(fā)行量,想方設(shè)法以“星”、“腥”、“性”為賣點,兜售色情、政壇丑聞。為了寫出“人咬狗”的故事,他們不惜用竊聽的手段在媒體行業(yè)中爭取一席之地。

      據(jù)報道,從2005年開始,受到《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人數(shù)的保守估計為2000人,而其中對《世界新聞報》提出法律訴訟的已超過20人。這其中,包括英國皇室,最近英國首相布朗也遭竊聽。

      西方新聞界一直講“新聞自由”,但至于什么是新聞自由?“自由”有沒有邊界?是不是為了“人咬狗”,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窺探別人的隱私?就可以不擇手段地攫取故事?

      新聞媒體之所以有自由,是人們希望媒介能協(xié)助他們對紛繁復(fù)雜的信息來源進行有效地篩選,并能對其組織加工。正因為大眾媒介這種特有的功能和作用,人們才賦予新聞媒體一定的自由——新聞自由。但自由并不是毫無邊界,《世界新聞報》的毀滅,正是對這種自由的濫用。

      人們要求新聞不僅僅在于向公眾提供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報道,更須承擔(dān)其相應(yīng)的社會責(zé)任,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社會各個集團的典型畫面。從這個意義上,“狗咬人”未必不是新聞,雖說少了眼球的注意,但若刻意追求“人咬狗”的效果,觸犯別人正當(dāng)?shù)臋?quán)益,傷害的不僅是別人,更是自己。

    編輯:張潔

    相關(guān)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