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中國臺灣網(wǎng)

    港媒:臺加強建筑物抗震能力迫在眉睫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2018年02月26日 08:42:00A

      春節(jié)前花蓮6.5級強震造成17人死亡,當中大部分罹難者皆因建筑物倒塌而無法逃生。香港《大公報》今日發(fā)表評論文章指出,臺灣位于活躍的地震帶,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結構本應有嚴格的要求,但從近年這兩次造成傷亡的地震來看,島內樓宇安全顯然出現(xiàn)重大漏洞。島內雖然早在1974年就制訂了“建筑物耐震設計規(guī)范”,但實際上直至發(fā)生1999年臺灣南投大地震后,才開始真正重視樓宇的抗震能力。如何提高樓宇質量、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已成為臺當局迫在眉睫的任務。

      評論摘編如下:

      春節(jié)前花蓮6.5級強震造成17人死亡,當中大部分罹難者皆因建筑物倒塌而無法逃生。這也把臺灣的樓宇安全問題再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兩年前恰巧與這次花蓮地震同一天發(fā)生的臺南地震導致116人死亡,其中114人是當?shù)鼐S冠大樓的居民。這幢16層高的住宅在地震中轟然倒塌,以致大批居民逃避不及被埋在層層疊疊的瓦礫中。時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就曾批評臺南地震造成慘重傷亡的主因是人禍而非天災。不幸的是,最近的花蓮地震又再一次“歷史重演”。如何提高樓宇質量、加強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已成為臺當局迫在眉睫的任務。

      臺灣位于活躍的地震帶,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結構本應有嚴格的要求,但從近年這兩次造成傷亡的地震來看,島內樓宇安全顯然出現(xiàn)重大漏洞。2016年2月臺南地震之后,檢查人員發(fā)現(xiàn),重災區(qū)維冠大樓并非由注冊建筑師設計,而且結構計算書和配筋詳圖亦有明顯出入,梁柱接頭箍筋的數(shù)量比結構計算書少了50%,造成梁柱接頭強度嚴重不足,影響耐震,有偷工減料之嫌。據(jù)說,19年前造成2400多人死亡的臺灣南投大地震中,多數(shù)房屋倒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鋼筋未按照設計圖規(guī)定的標準尺寸加工與正確位置綁扎。島內建筑業(yè)人士指出,現(xiàn)今建筑工地最常發(fā)生的品質缺失,仍是鋼筋定位綁扎不確實、錨錠強度不足以及柱子的耐震箍系筋沒有按規(guī)定采用135度標準彎鉤。這次花蓮地震中有四幢高層大樓倒塌,施工品質有無問題,當局仍在調查。但據(jù)專家學者初步分析,造成14人罹難的云門翠堤大樓的抗震能力明顯不足。

      島內雖然早在1974年就制訂了“建筑物耐震設計規(guī)范”,但實際上直至發(fā)生1999年臺灣南投大地震后,才開始真正重視樓宇的抗震能力。2000年臺灣相關部門“修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設計標準,從原來的抗震5級提升至6級。在花蓮地震中倒塌的云門翠堤大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建造,而統(tǒng)帥大飯店更是建于六十年代,抗震能力顯然不及2000年后的新建筑。據(jù)臺灣地震研究中心統(tǒng)計,抗震能力薄弱的老房在臺北就有約50萬幢,萬一遇到強震,后果不堪設想。此外,臺灣土壤液態(tài)化也是造成房屋地基不穩(wěn)的主要原因。在臺北,著名地標101大樓、臺北車站、西門町、忠孝東路、信義路沿線等都在中、高度液化潛勢區(qū)“榜上有名”。

      臺島向來是香港市民喜愛的旅游勝地,但由于不時發(fā)生地震,也給旅游帶來風險。這次花蓮地震就有11名罹難者是游客,包括一對加拿大籍港人夫婦。游客赴臺觀光時應提高安全意識,包括選擇住宿點時要關注樓宇安全、掌握地震逃生常識等。

    責任編輯:王鑫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