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wǎng)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百年校慶 清華兩岸一家親

    2014年07月29日 11:24:52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字號:    

      2011年4月22日,在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內,一面通過圖片影像展現(xiàn)學院發(fā)展歷程的巨大展板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返校學子。4月24日是清華大學100周年校慶日,這一天通常也被稱為“校友返校日”。清華將陸續(xù)舉辦19項大型活動慶祝建校百年。中新社發(fā) 陸欣 攝

      談起兩岸的清華大學,不論是新竹清華的校長,還是北京清華的校長,甚至是彼此的交換學生,提起最多的詞就是“同根同源”。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中新社記者走進新竹清華大學,感受著同一個名字下兩所學校的親緣。

      即便是第一次來到新竹清華,北京的清華人也不會感到陌生。相同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相同的宿舍名“明齋”、“靜齋”,相同的標志性紫色;甚至在幾棟教學樓之間,還矗立著仿制北京清華的“二校門”。兩岸的清華人相見,也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率隊前來參加新竹清華創(chuàng)校百年暨在臺建校55周年慶祝大會的北京清華大學副校長程建平覺得,自己“就是來走親戚的”。通過兩校之間十多年的頻繁交流,他在新竹清華已有很多老朋友。坐在原子科學院的辦公室里,這些老朋友們輕松地喝著咖啡拉家常。

      校園里,來自北京清華的交換學生李佳聰和王宇翔,與臺灣同學談論兩校共同的歷史,一起為校慶活動出謀劃策,也關注著北京清華的校慶活動。雖然只來了2個月,但他們與這里的環(huán)境已渾然一體。

      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認為,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學校可以像清華在兩岸這樣,血脈相連,競合又互補。從交換學生、學者互訪,到建立聯(lián)合實驗室,十多年來兩校的交流由淺入深,納米技術、能源科技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更將讓兩校的科研水平再上層樓,“1加1的效果將遠大于2!

      新竹清華此次校慶的口號是“五五百大進”,表達的是在臺建校55周年之際決心躋身世界百所名校行列的愿景!捌鋵嵰呀(jīng)不遠了,”陳力俊說,2010年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新竹清華名列107,“如果兩岸清華攜手合作,早日共進世界高校前20名都很有機會。”

      談到合作,陳力俊直嘆臺灣當局對大陸學生來臺就學“限制太多,綁手綁腳”,甚至兩校已簽署的雙聯(lián)學位共識,也因此遲遲無法真正實施。對于今年可以招收10名大陸研究生,陳力俊坦言“太少”,看好大陸優(yōu)秀學生的他,希望每年能招收100名——每個系所至少2名,且已有企業(yè)愿提供專門面向大陸學生的全額獎學金。

      陳力俊說,北京清華在大陸是個如雷貫耳的品牌,各地校友對于母校也有很強的向心力。兩校的雙聯(lián)學位對臺灣學生也將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經(jīng)過兩校優(yōu)質教育的學生,將來前途“將不可限量”,“兩岸清華親如一家,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份感情紐帶!

      百年校慶,新竹清華贈予北京清華一尊騰飛的琉璃雙龍,寓意兩校攜手共創(chuàng)輝煌;北京清華則回贈孔子雕塑一尊,與新竹清華共勉傳承中華文化。

      程建平說,在經(jīng)濟崛起的新時代,中國要從人才大國走向人才強國,關鍵在于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兩岸的清華,也都在朝著綜合性大學的多元化方向邁進。

      陳力俊更指出,兩岸清華都為社會培養(yǎng)了許多杰出人才,如今面對人類發(fā)展所遇到的種種嚴峻挑戰(zhàn),為尋求解決方式而貢獻力量是兩岸清華人共同的責任。在建校百年之際,希望兩校能攜手共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再攀高峰。(記者 路梅)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