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夫妻相隔兩岸相思40年 重逢前相繼辭世天上團圓

    2011年01月30日 14:25: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隔著海峽兩岸,一對老夫妻相思四十年,懷著期待相逢的喜悅。一封遲到四十多年的家書,喚醒邵奶奶的記憶,老人家捧著一封繞地球半周、憑“痣”認親的信,在夢中微笑過世。而臺灣這邊,邵老先生也在回大陸相逢前夕,在睡夢中告別人世。二老一輩子說不出的思念,不約而同畫下戲劇性的句點。

      二老的大女兒邵欽偉,日前隨團來臺尋根,輾轉找到林內鄉(xiāng)同仁仁愛之家,帶著她織好二十多年,原打算送給父親的毛衣,也已高齡八十的她,在祠堂前焚香祝禱:“爸爸,我來了!”

      人間緣盡 重逢之前二老相繼辭世

      邵欽偉表示,父親邵仲頤(若活著一百零九歲)是讀過上海財經大學的軍官,抗戰(zhàn)勝利后、大陸解放前一年,隨陳儀來臺,媽媽帶著四個女兒逃難逃怕了,沒有跟著一起來,詎料后來音訊全斷,一九八二年,接到一封來自倫敦的信。

      邵欽偉說,當時海峽兩岸風聲鶴唳,父親寫了一封家書,托朋友寄到英國倫敦,再從倫敦轉寄浙江紹興老家,但當時她們母女早已搬走,所幸善心人幫忙,信件輾轉到了她手上,看到是臺灣來的信,心頭一震、既興奮又害怕。

      “風風雨雨,這么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家被它打得落花流水,支離破碎。真難得,我還活著哩!……您要問我有誰在照應嗎?要有,就是瞎眼小雞天照應!鄙蹥J偉說,最后一句是家鄉(xiāng)浙江紹興的老話,確認是父親沒錯。

      天上團圓骨灰返鄉(xiāng) 女兒來臺尋根

      邵欽偉說,隔五年,父親寫來第二封家書,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天寒地凍老人不宜遠行,待明年春暖花開,回家骨肉團聚,附上側面近照一張(注:頸側有一黑痣)。”為了方便母親確認,父親側臉拍了一張有痣的照片。

      邵欽偉說,四十年來第一次看到丈夫的信及小照上的痣,母親格外激動,喟嘆“他還活著!”由于太高興,母親當晚心臟病發(fā),帶著微笑走了,但礙于通郵仍不便,未將母親的死訊轉給臺灣的父親,期待父親來年春天歸鄉(xiāng)。

      未料幾個月后,臺灣給邵家女兒消息說,元旦開春晚上,仁愛之家的眾老人們祝賀邵老終于要回家省親,誰知邵老思鄉(xiāng)心切,當晚心臟病發(fā)于夢中去世。

      邵欽偉說,當年從大陸追隨父親到臺灣的部屬盧先生,幫忙把骨灰火化送到香港,女兒們再接回紹興與母親的墳葬在一起,雖然哀慟但總算團聚,“也算是圓滿吧!”

      為老父織毛衣 20年送不出去

      邵欽偉說,母親接到父親的信后,既高興又激動,告訴她“阿偉啊,你一輩子幫親朋好友織毛衣,就是沒替你爹織過!”當晚她織了一件外套毛衣,方格子織法象征父親人格方正。

      她說,父親曾是臺南玉井糖場的代廠長,二二八事件時,因反對蔣介石而被開除,獨自背著干糧到麥寮,種田自給自足,一九八七年被臺風吹翻茅草屋壓在地上,麥寮鄉(xiāng)民合力將八十七歲的他,送到林內同仁仁愛之家。

      邵欽偉上周在幫她尋親的音樂老師王丹軍陪同下,抵達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楊文榮陪同她到祠堂上香稟告父親,八十歲的她拿著毛衣喃喃祝禱,眼眶泛淚,離開前帶了一把麥寮的泥土,準備撒在父親墳上,讓老人家臺海兩岸都落葉歸根。

    [責任編輯:許雯]

    相關內容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