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s id="jq4au"></s>
    <s id="jq4au"><nobr id="jq4au"><ins id="jq4au"></ins></nobr></s>
    
    

  • <s id="jq4au"></s>
  • English

    “南山緣·兩岸情” 綿陽南山中學與臺灣南山中學結(jié)成姊妹學校

    2018年08月10日 13: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兩岸南山中學師生合影留念。(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wǎng)8月10日綿陽訊 四川綿陽市有一所“南山中學”,臺灣新北市也有一所“南山中學”。近日,臺灣南山中學20余名師生代表在校長蔡銘城的帶領(lǐng)下,前往四川綿陽市參訪交流,并與綿陽南山中學結(jié)成姊妹學校。

      形式豐富多樣,兩岸學子熱絡(luò)交流

      參訪交流活動期間,兩岸兩所南山中學圍繞“南山緣·兩岸情”主題,組織開展了系列交流活動,盡顯兩岸南山學子的青春活力。

      互唱校歌、演話劇、跳街舞……一臺由綿陽南山中學師生們精心準備的歡迎演出拉開帷幕。伴隨著輕快的節(jié)奏,兩岸南山中學的學生們一同登臺,相互結(jié)對,互相問候、擁抱,互贈紀念品和伴手禮。不論是來自新北南山中學,還是來自綿陽南山中學,我們都是南山人。

      炎熱的盛夏、火辣的青春。兩岸學子以球會友,開始了一場籃球教學友誼賽。搶籃板、傳球、過人、投球……精彩的比賽讓現(xiàn)場師生們大飽眼福,拉拉隊員們也不停地鼓掌、吶喊,為兩校球員加油、助威,現(xiàn)場一片火熱。當問及拉拉隊員們更喜歡哪支球隊的球技時,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兩岸南山贏!”

      參訪期間,兩岸師生還參訪了“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qū),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參訪了石椅羌寨,感受災區(qū)群眾恢復重建和發(fā)展振興的巨大變化;參觀了綿陽科技城建設(shè)成就展覽館和綿陽博物館,了解綿陽科技創(chuàng)新和悠久璀璨的歷史文化。

      跨越臺灣海峽,兩所南山中學結(jié)緣綿陽

      綿陽南山中學與臺灣新北市南山中學的情緣可追溯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時,兩岸南山中學的學子們?yōu)榱藝液兔褡宓南Mc未來,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殊死斗爭,留下了“愛國讀書、誠信為本”的學校文化。

      3年前,兩岸南山中學開始了交流交往。綿陽南山中學的老師葉詩富曾在新北市南山中學的講臺上授課,其魅力與風采打動了新北市南山中學的學子們。今年3月,綿陽南山中學110周年校慶之際,新北市南山中學蔡銘城校長等應邀出席慶典活動,感嘆綿陽南山中學110年的辦學歷程,可謂是“中國近代教育的縮影”。

      由于兩岸兩所南山中學有著共同的文化底蘊、共同的辦學理念、共同的美好愿景,以及多年來開展交流與合作所取得的累累碩果,兩校正式簽定協(xié)議結(jié)為姊妹學校,并約定在師生互訪、教育教學,文化體育等方面開展更高層次的交流合作,開啟了百年南山的新篇章。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局長胡東表示,兩岸兩所南山中學結(jié)為姊妹學校,既是“南山緣·兩岸情”的延續(xù),又是綿臺兩地教育領(lǐng)域交流與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對今后深化兩校的認識了解、促進兩校的長足發(fā)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綿陽市臺辦主任陳福林在與兩校校長交流中表示,綿陽教育資源豐富。近年來綿臺兩地在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以及中等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如火如荼,成為綿臺兩地基層交流的新亮點。希望以此次兩校結(jié)為姊妹學校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多領(lǐng)域的交流與合作,為培養(yǎng)一批批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年學生作出積極努力,為促進兩岸關(guān)系和平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臺灣網(wǎng) 綿陽市臺辦聯(lián)合報道)

    簽約儀式現(xiàn)場。(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兩岸學子以球會友,彰顯青春魅力。(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四川綿陽南山中學與臺灣新北市南山中學的學生結(jié)成對子并互贈紀念品。(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參訪綿陽科技城建設(shè)成就展覽館。(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參訪石椅羌寨。(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guān)內(nèi)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guān)于我們|本網(wǎng)動態(tài)|轉(zhuǎn)載申請|聯(lián)系我們|版權(quán)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