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消息,在成本上漲、內需萎縮以及資金鏈收緊等幾座大山的影響下,有部分珠三角企業(yè)認為,現在已經有30%的珠三角工廠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的危險境地。
深圳市紅蓋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日常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稱,他們的工資成本上漲了35%以上,在原材料方面,目前部分石油制品的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10%~30%。
在國內銀根緊縮時,這些企業(yè)也面臨貸款越來越難,利息越來越高的困難。
龔日常稱,據他了解,身邊30%的工廠處于難以支撐的危險境地。
近期,東莞資深玩具企業(yè)“素藝”和紡織企業(yè)“定佳”的突然倒閉,使得東莞企業(yè)界再一次遭受“制造業(yè)寒流”侵襲。有報道稱,近半個月來,關于企業(yè)倒閉或者工人討薪的消息急劇上升一倍有余。東莞紡織服裝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陳耀華認為,東莞企業(yè)與長三角企業(yè)一樣,目前到了2008年以來最危險的時期。
在“素藝”和“定佳”突然倒閉后,有市場擔憂:今年會不會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出現企業(yè)大幅倒閉的情況?對此,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凌回應稱,這樣的思維邏輯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不過事實并非如此。
江凌稱,客觀來說,近年來內外資企業(yè)都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最大的壓力來自成本上升。近期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上升都比較快,但總體而言東莞的企業(yè)經營狀況還是比較好的。他認為,現在有些困難并不是東莞才的情況,全國的企業(yè)都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
除了成本上漲外,江凌表示,東莞企業(yè)確實出現企業(yè)訂單有所減少的情況。但與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訂單減少比較有不同之處!艾F在訂單是減少了,但總量比金融危機時期大多了。而且國內市場起來了,東莞企業(yè)1/3的銷售額是內銷實現的,因此與內銷極少的金融危機時期相比,現在的經營壓力不會更大!比墙涍^幾年的市場倒逼以及政府的推動,企業(yè)升級轉型有了明顯成效,企業(yè)應對成本壓力、市場變數的能力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中國新聞網)